中國青花瓷: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青花瓷的歷史
青花瓷的歷史
第 9 行: 第 9 行:
 
為生產青花,就要能夠生產高質量的藍色和白色陶瓷。這點是通過中國與西亞的技術與原料交流,在文化的交互影響下得以完善的。
 
為生產青花,就要能夠生產高質量的藍色和白色陶瓷。這點是通過中國與西亞的技術與原料交流,在文化的交互影響下得以完善的。
 
#有爭議的青花
 
#有爭議的青花
在唐代就已經形成白地藍花器物。重要的實例來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所屬海域打撈出來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沈船,外在特徵已經很近似標準青花。
+
*在唐代就已經形成白地藍花器物。重要的實例來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所屬海域打撈出來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沈船,外在特徵已經很近似標準青花。
 
#真正的青花
 
#真正的青花
*#青花誕生要滿足4個條件:①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藝,③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④白瓷燒製工藝 在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祇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青花風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
*青花誕生要滿足4個條件:①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藝,③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④白瓷燒製工藝 在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祇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青花風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
*標準青花無疑誕生於元代,然而此說在中國產生較為晚近。
 +
*元代中期青花業已成熟,有大量精品輸出海外。元末,江西很早就脫離蒙古政府實際控制,景德鎮也為朱元璋麾下所控制,並成為其重要的軍費來源。自此直至明朝建政初年,期間瓷器生產保持一貫工藝,極難斷代。故而西方學術界傾向於將元代至明初的青花統一劃歸入「14世紀的青花」。至今早期實物的斷代和研究依然是難題。

2015年11月2日 (一) 10:57的修訂版本

展品說明

Ming plate 15th century Jingdezhen kilns Jiangxi.jpg

  1. 青花瓷出土於中國江西省景德鎮。
  2. 緯度:29.2682
  3. 經度:117.185
  4. 青花瓷是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常簡稱青花,也用來指代該裝飾工藝。該品種清新明快,質樸大方,不只是工業化之前影響最廣的瓷器,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

青花瓷的歷史

為生產青花,就要能夠生產高質量的藍色和白色陶瓷。這點是通過中國與西亞的技術與原料交流,在文化的交互影響下得以完善的。

  1. 有爭議的青花
  • 在唐代就已經形成白地藍花器物。重要的實例來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所屬海域打撈出來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沈船,外在特徵已經很近似標準青花。
  1. 真正的青花
  • 青花誕生要滿足4個條件:①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藝,③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④白瓷燒製工藝 在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祇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青花風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 標準青花無疑誕生於元代,然而此說在中國產生較為晚近。
  • 元代中期青花業已成熟,有大量精品輸出海外。元末,江西很早就脫離蒙古政府實際控制,景德鎮也為朱元璋麾下所控制,並成為其重要的軍費來源。自此直至明朝建政初年,期間瓷器生產保持一貫工藝,極難斷代。故而西方學術界傾向於將元代至明初的青花統一劃歸入「14世紀的青花」。至今早期實物的斷代和研究依然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