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主峰: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奇萊主峰北面 ''''奇萊主峰'''是一座屬於中央山脈奇萊山系的高山。 奇萊主峰峰頂經緯度為24.086,121.323,標高3560公...)
 
第 1 行: 第 1 行:
 
[[File:MountainChiLai.jpg|thumb|奇萊主峰北面]]
 
[[File:MountainChiLai.jpg|thumb|奇萊主峰北面]]
''''奇萊主峰'''是一座屬於中央山脈奇萊山系的高山。
+
'''奇萊主峰'''是一座屬於中央山脈奇萊山系的高山。
 +
 
 
奇萊主峰峰頂經緯度為24.086,121.323,標高3560公尺,百岳排名19,是南投縣與花蓮縣的界山之一。
 
奇萊主峰峰頂經緯度為24.086,121.323,標高3560公尺,百岳排名19,是南投縣與花蓮縣的界山之一。
 
由於曾發生30多次山難,次數居群山之首,有著「黑色奇萊」的稱號。
 
由於曾發生30多次山難,次數居群山之首,有著「黑色奇萊」的稱號。
 
==地形組成==
 
==地形組成==
 
奇萊山系由主峰、北峰(也是百岳之一,標高3607公尺)、南峰、卡樓羅斷崖、屏風稜線、大禹山等組成,北接合歡山系,南連能高山系。
 
奇萊山系由主峰、北峰(也是百岳之一,標高3607公尺)、南峰、卡樓羅斷崖、屏風稜線、大禹山等組成,北接合歡山系,南連能高山系。
 +
 
從合歡山遠望奇萊稜脊,常因背對陽光而顯得龐大、漆黑、且奇萊山系以險峻聞名,氣候錯綜複雜,是台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山區,所以有「黑色奇萊」的稱號。
 
從合歡山遠望奇萊稜脊,常因背對陽光而顯得龐大、漆黑、且奇萊山系以險峻聞名,氣候錯綜複雜,是台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山區,所以有「黑色奇萊」的稱號。
 +
 
即便如此,奇萊主峰仍不屬於百岳中的任何一個特殊分類,只有同山系的北峰及南峰有著特殊稱號。
 
即便如此,奇萊主峰仍不屬於百岳中的任何一個特殊分類,只有同山系的北峰及南峰有著特殊稱號。
 +
 
奇怪的是,這座山峰在日治時期並不是名山,奇萊北峰和奇萊南峰反而是家喻戶曉的名山。
 
奇怪的是,這座山峰在日治時期並不是名山,奇萊北峰和奇萊南峰反而是家喻戶曉的名山。
 +
 
有一個說法是,奇萊主峰的探勘隊伍總是一去不回,日本政府因而不公布此山的詳細資料。
 
有一個說法是,奇萊主峰的探勘隊伍總是一去不回,日本政府因而不公布此山的詳細資料。
 +
 
就連「黑色奇萊」的稱號也是在民國時期才被賦予的。
 
就連「黑色奇萊」的稱號也是在民國時期才被賦予的。
 
==著名意外、事件==
 
==著名意外、事件==

2015年9月23日 (三) 08:39的修訂版本

奇萊主峰北面

奇萊主峰是一座屬於中央山脈奇萊山系的高山。

奇萊主峰峰頂經緯度為24.086,121.323,標高3560公尺,百岳排名19,是南投縣與花蓮縣的界山之一。 由於曾發生30多次山難,次數居群山之首,有著「黑色奇萊」的稱號。

地形組成

奇萊山系由主峰、北峰(也是百岳之一,標高3607公尺)、南峰、卡樓羅斷崖、屏風稜線、大禹山等組成,北接合歡山系,南連能高山系。

從合歡山遠望奇萊稜脊,常因背對陽光而顯得龐大、漆黑、且奇萊山系以險峻聞名,氣候錯綜複雜,是台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山區,所以有「黑色奇萊」的稱號。

即便如此,奇萊主峰仍不屬於百岳中的任何一個特殊分類,只有同山系的北峰及南峰有著特殊稱號。

奇怪的是,這座山峰在日治時期並不是名山,奇萊北峰和奇萊南峰反而是家喻戶曉的名山。

有一個說法是,奇萊主峰的探勘隊伍總是一去不回,日本政府因而不公布此山的詳細資料。

就連「黑色奇萊」的稱號也是在民國時期才被賦予的。

著名意外、事件

  • 1897年,日軍深堀安一郎大尉(相當於上尉)率技師一行人勘查中部橫斷鐵路路線,因侵入賽德克族領域而遭到殺害。
  • 1971年7月21日,6名清華大學核工系的學生與1名臺灣大學物理系的學生共七人組隊攀登奇萊山,

台灣大學的施能健(排球隊長)以及清華大學的女學生賴淑卿憑著意志力先回到松雪樓求救,救難人員出動找人,但是龔士武(羽毛球社長)、吳建昌(核工系一年級)爬到距松雪樓僅五十公尺處時仍撐不住死亡,之後救難人員在距松雪樓九公里遠的地方發現凍死的柏盛亨(清華大學登山副社長)、錢迪(攝影社長)、邱瑞昌(清華大學登山社長)三人均為核工系三年級。

7月21日,從新竹出發、夜宿台中祿成旅社。
7月22日,0700時許搭車至大禹嶺後步上合歡山,夜宿松雪樓。
7月23日,0500時許步向奇萊山,1400時許,領隊 柏盛亨決定在乾溪谷紮營露宿。
7月24日,1530時抵達奇萊峰頂,
7月25日,0300時許,狂風驟雨中伯盛亨聽到廣播,娜定颱風來襲即將登陸本島,叫醒眾人後決定下山。
7月25日,0900時,一行人冒著風雨往松雪樓前進。
7月25日,1100時,抵達前晚露宿地點,稍事休息。
7月25日,1400時,領隊 柏盛亨最先倒下。
7月25日,1800時,距松雪樓大約2小時路程,已不見柏盛亨,邱瑞昌、錢迪三人蹤影,施能健與龔士武、吳建昌,聯合攙扶唯一的女隊員賴淑卿繼續前進;距松雪樓約50公尺時,龔士武、吳建昌也倒下了,施能健扶著賴淑卿繼續前進;最後只有施能健抵達松雪樓,松雪樓的管理員巫喜陽在50公尺外拖回賴淑卿,又趕回去,在旁邊看到了倒在地上的龔士武、吳建昌兩人,叫不醒也打不醒,只好放棄,這時巫喜陽被強風吹倒,幸好另外兩位同仁陳蓬生、曾營城趕來將他拖回。
  • 1972年8月24日,發生著名的邱高事件。東海大學 (台灣)|東海大學學生邱高,與輔仁大學的李福明、胡德寧,共三位大學生在奇萊山失蹤,全台灣動用眾多人力和資源搜救,無果。其中有許多令人匪夷所思之處。但另一方面,邱高事件也奠定了台灣山難搜救的系統。
  • 1975年7月1日,南華山難,何金鴻。
  • 1976年8月8日,八名陸軍官校學生組隊攀登奇萊山,才剛到山腳下就遇上畢莉颱風來襲。
李一成體力不支,腳又受傷,被安頓在一處山洞避難,其餘七人下山求救。
結果只有賀修灣成功返回松雪樓,並救回姜開成。
武旭光、李達安、包震兆及崔涵育四人被搜救人員發現時已被凍死,但在山洞裡避難的李一成卻沒看到人。
李一成的父親找經驗豐富的林兩全求救,林兩全帶著兩名原著民、一名警察及登山隊員,包括一名東海大學盧姓女學生,一行七人上山救人。
後來發現學生們的帳棚被吹倒在風口,裡面還有睡袋跟糧食。
林兩全等人立刻擴大搜尋範圍,最後在一處溪谷草地發現李一成以蹲姿蜷曲坐著,但已死亡。
楊啟欣則是一直到9月中旬,才被攀登奇萊北峰的台灣大學登山社學生發現遺骸。
  • 1977年,台中市居仁國中四名學生賞雪迷走山區一死三失蹤。
  • 1980年2月3日,清大核工系大四學生廖學輝、許榮通、魏國良挑戰難度極高的雪期縱走奇萊,遇上暴風雪,3人魂斷奇萊,事後流傳許多感人故事,清大核工傳誦迄今。
  • 1983年8月23日,奇萊山北峰 墜落獲救,林宜村。
  • 1984年2月5日,奇萊主峰 墜落身亡,林翠微。
  • 1985年4月4日,奇萊2號堡溪谷 墜落獲救,葉全孝。
  • 1986年6月20日,奇萊主峰、北峰,中華民國空軍中尉 胡致平 獨攀身亡。
  • 1989年11月19日,奇萊主峰,台中登山協會 殷小玲(女,32歲,台中市人)失蹤。
台中登山協會女登山隊員殷小玲,11月18日和另六名隊員攀登奇萊主峰。
11月19日上午,她獨自一人脫隊失蹤,同隊的二名隊員留在現場尋找,另四人則下山報案。
太魯閣國家公園警察隊、新城警察分局、中區山難搜救中心都派人會同山地青年共卅多人上山搜尋,到昨天只在松雪樓與奇萊主峰之間的成功堡找到殷小玲的背包,另外在距成功堡約二千多公尺的小徑找到她的雨衣,但未發現股小玲的蹤跡。由於山上氣溫低,殷小玲身邊又無糧食,情況不很樂觀。
她的家人11月21日已趕到松雪樓等待消息。
  • 1990年8月27日,奇萊山卡羅樓 墜崖獲救,淡江大學 江惠娟。
  • 1992年10月3日,奇萊山區 墜落獲救,台北長庚醫學院 李瑞華。
  • 1993年6月26日,奇萊北峰,蔡修源墜落獲救、搜救員 王煜順墜落獲救。
  • 1994年12月7日,奇萊北峰,屏東縣潮洲鄉民 王興平墜落身亡。
屏東縣潮洲鄉民陳國安、李明山(53歲)、劉安晃(50歲)、王興平(42歲)四人都是經營百貨業,常結伴登山。
12月7日0450時許,他們從合歡山松雪樓出發。
12月7日1150時許,途經奇萊山北峰南側,海拔約三千五百公尺處的碎石坡附近,走在最前面的王興平,踩到鬆動的石塊,滑落約五十公尺深的懸崖下,頭骨破裂,隊友設法營救,由於地勢險惡,無法救出,不幸死在山崖,在救人過程中,劉安晃及李明山都因體力透支,已呈虛脫。
陳國安則橫越險惡山路,花了五個多小時,12月7日0600時許,趕到松雪樓向警方求救。
  • 1997年4月4日,奇萊北峰碎石坡 熊襲墜落吊救,輔仁大學 楊煥正。
  • 1997年9月3日,奇萊山卡羅樓斷崖 獨行墜落吊救,台灣藝術學院 吳美瑤。
  • 1999年12月21日,奇萊北峰 冰雪受困吊救,中山醫學院五名學生。
  • 2000年2月12日,能高越嶺雲海保線所 疾病身亡,竹科登山社 程鐘。
  • 2000年4月4日,能高越嶺 山崩受困獲救,元智登山社。
  • 2000年12月25日,南華山 墜落吊救,台北縣山岳會 何雪蓮。
  • 2001年3月28日,能高越嶺 受困,南沛醫院十四名職員。
  • 2001年7月20日,奇萊成功堡 墜落吊救,屏東山之戀協會 韓福文。
  • 2001年10月15日,奇萊山區 墜落吊救,建興腳踏車行 黃建智。
  • 2001年11月11日,奇萊成功堡 墜落獲救,台北市玉山登山會 黃位久。
  • 2002年10月12日,奇萊山區黑水塘 墜落吊救,王進忠。
  • 2003年10月11日,奇萊裏山 迷途獲救,謝姓男子。
  • 2003年11月29日,能高越嶺天池山莊,清華大學女學生高山症。
  • 2005年5月2日,能高越嶺屯原登山口,廿名登山者山崩受困獲救。
  • 2005年5月12日,能高越嶺屯原,速聯公司 落石2死1失蹤。
  • 2005年10月13日,奇萊山區,獨攀登山者迷途獲救。
  • 2013年9月18日,奇萊東稜磐石山,李貴瑄(女,61年次)墜崖身亡。
與3名友人一起攀登磐石山的山友 李貴瑄,9月18日不慎墜崖,經搜救人員搜尋後發現她墜落谷底,頭部明顯撕裂傷,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搜救人員將她搬運到適合直昇機吊掛處,將遺體送往慈濟醫院,交由家屬處理後事。
61年次的李貴瑄,9月18日與另外2女1男的山友,一起攀登奇萊山,但一行人經過磐石山時,李貴瑄不慎墜落山崖,當時同伴企圖從山邊攀登下山救人,但利用60公尺長的繩索攀登下山,也無法找到女子下落,因此立即向警方報案,獲報消防局立即成立搜救隊,搭乘直昇機前往搜救點,但9月18日晚間花蓮大雨,直昇機兩次飛行都無功而返;9月19日早上天氣轉晴,搜救人員陸續分批搭機前往搜救,卻谷底在找到女子時,發現她頭部明顯撕裂傷,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由於意外地點無法利用直昇機吊掛,搜救人員將遺體合力移至直昇機適合降落地點,再將女子吊掛送回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後續處理。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