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山: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4 行: 第 4 行:
  
 
向陽山頂展相當開闊,希望玉山群峰;北視南雙頭山至秀姑孿山的中央山脈之主脊;東望三叉山;南望關山至北大武山的中央山脈主脊的最南端。向陽山的山頂平坦,淺竹橫生,東北側稍形陡峭,西南側則全為崩壁斷崖,斷崖頂端形成一個大約三公里長的半弧形,這面赤褐色的斷崖,草木不生,崢嶸險峻,一直垂降到南橫公路上,落差約有800公尺,是一面氣勢駭人的大斷崖,稱為向陽大崩壁。
 
向陽山頂展相當開闊,希望玉山群峰;北視南雙頭山至秀姑孿山的中央山脈之主脊;東望三叉山;南望關山至北大武山的中央山脈主脊的最南端。向陽山的山頂平坦,淺竹橫生,東北側稍形陡峭,西南側則全為崩壁斷崖,斷崖頂端形成一個大約三公里長的半弧形,這面赤褐色的斷崖,草木不生,崢嶸險峻,一直垂降到南橫公路上,落差約有800公尺,是一面氣勢駭人的大斷崖,稱為向陽大崩壁。
===利稻村===
 
利稻村(台東縣海端鄉)的布農族原住民則稱向陽山為「蘭烏斯滔臘」;據說,向陽山坡上的一間小鐵皮屋獵寮也如此稱呼。根據利稻原住民的解釋:「蘭烏」為啞巴的意思,「斯滔臘」則是利稻村的一個獵人,這個啞吧獵人在冬雪時上山打獵,卻不幸凍死在向陽山上,於是村人為了紀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來稱呼向陽山。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2-u02ND-aTg/Vfp6kuWv8II/AAAAAAAAmnA/VwlvjDtFXZ4/s800-Ic42/IMG_6961.JPG' style='width:240px' />
+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2-u02ND-aTg/Vfp6kuWv8II/AAAAAAAAmnA/VwlvjDtFXZ4/s800-Ic42/IMG_6961.JPG' style='width:300px' />
 
</div>
 
</div>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iXXgSvx_Rnw/Vfp6q1C2GkI/AAAAAAAAmoI/z4F4Ja0hUbI/s800-Ic42/IMG_7184.JPG' style='width:240px' />
+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iXXgSvx_Rnw/Vfp6q1C2GkI/AAAAAAAAmoI/z4F4Ja0hUbI/s800-Ic42/IMG_7184.JPG' style='width:300px' />
 
</div>
 
</div>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3NMmllmEOso/Vfp60bCqrCI/AAAAAAAAmpk/gm33GohlZ4o/s800-Ic42/IMG_7380.JPG' style='width:240px' />
+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3NMmllmEOso/Vfp60bCqrCI/AAAAAAAAmpk/gm33GohlZ4o/s800-Ic42/IMG_7380.JPG' style='width:300px' />
 
</div>
 
</div>
 +
===利稻村===
 +
利稻村(台東縣海端鄉)的布農族原住民則稱向陽山為「蘭烏斯滔臘」;據說,向陽山坡上的一間小鐵皮屋獵寮也如此稱呼。根據利稻原住民的解釋:「蘭烏」為啞巴的意思,「斯滔臘」則是利稻村的一個獵人,這個啞吧獵人在冬雪時上山打獵,卻不幸凍死在向陽山上,於是村人為了紀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來稱呼向陽山。
 
===嘉明湖===
 
===嘉明湖===
 
#海拔3310公尺
 
#海拔3310公尺
第 22 行: 第 22 行:
 
#*嘉明湖湛藍的湖色顯示湖水純淨,雖然沒有任何的溪流注入但湖水卻從未枯竭,加上周邊的山光水色也是非常動人,如此奇景也常為人人所稱道,也就是因為嘉明湖如此的稀有珍貴,且極具好好保存的價值,所以已有許多的地質學家建議為嘉明湖設立一個國家級的景觀保護區,讓這美麗的景色能夠流傳於世,也希望能夠為台灣的地球科學界,能有更多的啟發與貢獻。
 
#*嘉明湖湛藍的湖色顯示湖水純淨,雖然沒有任何的溪流注入但湖水卻從未枯竭,加上周邊的山光水色也是非常動人,如此奇景也常為人人所稱道,也就是因為嘉明湖如此的稀有珍貴,且極具好好保存的價值,所以已有許多的地質學家建議為嘉明湖設立一個國家級的景觀保護區,讓這美麗的景色能夠流傳於世,也希望能夠為台灣的地球科學界,能有更多的啟發與貢獻。
 
#*嘉明湖最為吸引人的特點在於它是台灣目前唯一經過經濟部中央調查所認定為隕石撞擊而產生的高山湖泊,嘉明湖岸佈滿了岩石碎屑和一些玻璃物質,有黑、褐、白三種,而且某些碎屑表面有高溫熔化痕跡,石頭內之石英顆粒有極端碎裂現象,而這些玻璃物質經地質學家勘查,發現內部有極端的碎裂現象,且附近沒有任何的火山,亦無冰川、冰雪移動侵蝕的痕跡,故推測嘉明湖之形成以損石撞擊的可能性最大。
 
#*嘉明湖最為吸引人的特點在於它是台灣目前唯一經過經濟部中央調查所認定為隕石撞擊而產生的高山湖泊,嘉明湖岸佈滿了岩石碎屑和一些玻璃物質,有黑、褐、白三種,而且某些碎屑表面有高溫熔化痕跡,石頭內之石英顆粒有極端碎裂現象,而這些玻璃物質經地質學家勘查,發現內部有極端的碎裂現象,且附近沒有任何的火山,亦無冰川、冰雪移動侵蝕的痕跡,故推測嘉明湖之形成以損石撞擊的可能性最大。
 +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srTkJaofA30/Vfp6mQIfq1I/AAAAAAAAmnU/geApBgyakHk/s800-Ic42/IMG_6974.JPG' style='width:300px' />
 +
</div>
 +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aCdfHDf5Qmo/Vfp6r5W1oNI/AAAAAAAAmoQ/VVsQWW18wp0/s800-Ic42/IMG_7203.JPG' style='width:300px' />
 +
</div>
 +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uIGFQ7GoZ-I/Vfp6sjRsviI/AAAAAAAAmoY/7Z5__IFI0a0/s800-Ic42/IMG_7233.JPG' style='width:300px' />
 +
</div>
 +
<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40px;'>
 +
<img src='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HoGEPb8F0UE/Vfp6tcTWKvI/AAAAAAAAmog/gkZ5yasVjDw/s800-Ic42/IMG_7256.JPG' style='width:300px' />
 +
</div>

2015年9月22日 (二) 22:51的修訂版本

介紹

  • 23°17′3.48″N 120°59′32.64″E

向陽山,又名紅葉山,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16。向陽山3603公尺,屬於中央山脈,行政區劃屬於高雄市、台東縣。向陽山南方有關山嶺山,北邊連接三叉山。其特色為山體廣大高聳,山峰北側有直落一千公尺的懸崖。

向陽山頂展相當開闊,希望玉山群峰;北視南雙頭山至秀姑孿山的中央山脈之主脊;東望三叉山;南望關山至北大武山的中央山脈主脊的最南端。向陽山的山頂平坦,淺竹橫生,東北側稍形陡峭,西南側則全為崩壁斷崖,斷崖頂端形成一個大約三公里長的半弧形,這面赤褐色的斷崖,草木不生,崢嶸險峻,一直垂降到南橫公路上,落差約有800公尺,是一面氣勢駭人的大斷崖,稱為向陽大崩壁。

利稻村

利稻村(台東縣海端鄉)的布農族原住民則稱向陽山為「蘭烏斯滔臘」;據說,向陽山坡上的一間小鐵皮屋獵寮也如此稱呼。根據利稻原住民的解釋:「蘭烏」為啞巴的意思,「斯滔臘」則是利稻村的一個獵人,這個啞吧獵人在冬雪時上山打獵,卻不幸凍死在向陽山上,於是村人為了紀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來稱呼向陽山。

嘉明湖

  1. 海拔3310公尺
  2. 座標:23°17′34.45″N 121°2′3.35″E
    • 簡介:嘉明湖(布農語:cidanumas buan)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座落於三叉山東側,距向陽山直線距離7公里處,是台灣湖泊中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僅次於3520公尺的雪山翠池。日治時期稱為「シヌべシ池」(Shinubeshi池)。湖面是橢圓形,湖水為湛藍色,湖面長約120公尺,寬約80公尺,面積約1.9公頃,湖水深度6公尺,布農族人稱呼其為「月亮的鏡子」;又因其湖水顏色深藍如寶石,被登山界稱為「上帝遺失在人間之藍寶石」、「天使的眼淚」;也有人形容它的形狀像蛋一般,叫作「蛋池」,是近年來著名的台灣深山景點。
    • 嘉明湖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南部橫貫公路向陽北方直線距離7公里,海拔3310公尺,;嘉明湖坑穴直徑約210至330公尺、深約35公尺,是中央山脈南段主稜中最大的高山湖泊,高度僅次於雪山翠池,是台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嘉明湖湖緣為橢圓形因此又有人稱嘉明湖為「蛋池」,湖面呈現湛藍色,是眾多山脈中一顆藍寶石,並且有一個夢幻的別稱叫做「天使的眼淚」。湖水相當清徹,湖中並沒有魚類等大型生物。若在湖畔紮營,於夜闌之際,可從帳篷內窺視水鹿及其他動物到此喝水的自然界景觀。
    • 嘉明湖湛藍的湖色顯示湖水純淨,雖然沒有任何的溪流注入但湖水卻從未枯竭,加上周邊的山光水色也是非常動人,如此奇景也常為人人所稱道,也就是因為嘉明湖如此的稀有珍貴,且極具好好保存的價值,所以已有許多的地質學家建議為嘉明湖設立一個國家級的景觀保護區,讓這美麗的景色能夠流傳於世,也希望能夠為台灣的地球科學界,能有更多的啟發與貢獻。
    • 嘉明湖最為吸引人的特點在於它是台灣目前唯一經過經濟部中央調查所認定為隕石撞擊而產生的高山湖泊,嘉明湖岸佈滿了岩石碎屑和一些玻璃物質,有黑、褐、白三種,而且某些碎屑表面有高溫熔化痕跡,石頭內之石英顆粒有極端碎裂現象,而這些玻璃物質經地質學家勘查,發現內部有極端的碎裂現象,且附近沒有任何的火山,亦無冰川、冰雪移動侵蝕的痕跡,故推測嘉明湖之形成以損石撞擊的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