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討論/參考議題: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對教育的思考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4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公案討論]]
 
[[分類:公案討論]]
 +
===綜合後優先推荐題目===
 
#學生為什麼要求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為什麼要求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人為什麼會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人為什麼會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第 5 行: 第 6 行:
 
#為什麼貧窮?財富重分配就能解決問題嗎?(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為什麼貧窮?財富重分配就能解決問題嗎?(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盜亦有道(道德與法律兩難問題)
 
#盜亦有道(道德與法律兩難問題)
#計畫性汰舊
 
 
#少數服從多數是對的?(都市更新:文林宛案例)
 
#少數服從多數是對的?(都市更新:文林宛案例)
#台灣一定需要核能電廠?(能源的使用)
 
 
#做家事該不該有酬勞?家庭主婦的酬勞該如何評估?(每一件事都金錢化是好事嗎?)
 
#做家事該不該有酬勞?家庭主婦的酬勞該如何評估?(每一件事都金錢化是好事嗎?)
#廢除死刑可行嗎?國家法律應廢除死刑?(加害者的人權)
 
 
#環保與文化的衝突(平溪放天燈)
 
#環保與文化的衝突(平溪放天燈)
 
#教學當時的重大時事新聞議題
 
#教學當時的重大時事新聞議題
 +
 +
===對教育的思考===
 +
#教育制度的思考I(大家的夢想是什麼?)<br/>電影:三個傻瓜
 +
#*2013.09.28實施,父母親/師長對於孩子們的期待,以「讀書的目的」這個主題貫穿全場,是否造成學生缺乏創造性,不敢突破常規,走自己想要走的路<br/>
 +
#*其中的至理名言:
 +
#*#杜鵑從不在自己的巢裡下蛋,它只在別人巢裡下蛋,要孵蛋時,它們會把其他的蛋從巢裡擠出去,這樣,競爭就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麼競爭,要麼死
 +
#*#生命就像賽跑,如果你不跑快點,別人就會超越你
 +
#*#專心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就會跟著你
 +
#*每位主角的人格特質
 +
#*#蘭丘:想法天馬行空而熱情,勇敢反抗僵化的教育體制,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
#*#法罕:愛攝影,卻必須聽從父親的話走上工程師這條路
 +
#*#拉加:家中唯一的支柱,家境清寒缺乏自信
 +
#*討論:
 +
#*#對於片中,”藍丘的秘密”,你有甚麼想法?若你是主角,你又會怎麼做?若你是主角的朋友,你有什麼想法?你會如何做?
 +
#*#印度電影的特色
 +
#*#本片中哪些親情與友誼的細膩處,會讓你感動
 +
#*作業:
 +
#*#夢想,是真正喜愛、迷戀到瘋狂的事;那麼,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或是很想要做什麼瘋狂的事?
 +
#*#在這部片子中你最喜歡,或是印象最深刻的段落為何;帶給你最大的啟發是什麼?
 +
#*#對於片名「三個傻瓜」,你覺得片名有什麼涵義?請為本片換一個名子並解釋其中的涵義!
 +
#教育制度的思考II(教育制度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未實施
 +
#*電影:小孩不笨、孩子不壞
 +
#人為什麼要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
#*電影:益智風雲
 +
#挑戰人生,成就夢想<br/>電影:搖滾教室
 +
#*【搖滾】(Rock and Roll)可以說是自1950年以後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之一,而它的根源眾說紛紜,但最早可說是由黑人所創造的,雖然後來的主流搖滾樂團幾乎都是以白人為主。而所謂的【搖滾精神】其實就是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因為當時美國境內各州大多施行“隔離而平等”的種族歧視法條,而【搖滾】的出現就是為了推翻這種不平等的正義吶喊。而本片雖然沒有挑戰不公強權的偉大聲張,但卻藉由【搖滾】來帶領觀眾的心靈一同從象牙塔中解放出來,在純粹的情感裡奔放生命,深切感受人性原始的自然率真。
 +
#*片中一再強調,有許多搖滾樂手只是"posers",純粹是矯揉作態,以為梳個怪頭、抽個大麻、穿個怪衣服,就是酷,就是搖滾。對Dewey來說,搖滾的精神是"stick it to the man",而且勇於說出心聲,勇於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搖滾有時候也是一種宣洩,一種情緒管理,讓人適度排解心中的氣憤與不滿
 +
#*前導:
 +
#*#經驗分享--以前的國中生活、連坐法
 +
#*#三個傻瓜延伸--學習不分年級、是否有熱情
 +
#*分享:
 +
#*#台灣國中生的學習生活
 +
#*#補習班國中生的學習生活
 +
#*音樂組
 +
#*#目前正在學什麼樂器?
 +
#*#喜歡目前正在學的音樂嗎?(不怎麼喜歡、還好、很喜歡)
 +
#*#目前沒有在學,但以前曾經學過什麼樂器
 +
#*#喜歡以前曾經學過的樂器嗎?(不怎麼喜歡、還好、很喜歡)
 +
#*#若有時間及機會,自己會想學哪些樂器?
 +
#*#若班上成立音樂社團,自己能,或想擔任哪個角色或位置
 +
 +
===法律===
 +
*安樂死應該核准嗎?
 +
*為了國家發展,國家可以任意徵收人民土地?
 +
*政府可以強制人民綁安全帶嗎?
 +
*土地漲價應該歸公嗎?
 +
*代理孕母可以合法化嗎?
 +
 +
===社會政策===
 +
*台灣農業休耕政策對嗎?
 +
*水資源運用的順序該怎麼安排?
 +
*我們要鼓勵農民多種植有機蔬果嗎?
 +
*我們可為經濟價值犧牲文化遺址嗎?(如,樂生)
 +
*要保障本地勞工就業機會或降低資方成本?
 +
*東部開發案的必要性與否?
 +
===其他===
 +
*聖經說的都是對的嗎?
 +
*廖添丁刧富濟貧對嗎?
 +
*如何看待性交易?從性工作、道德的角度或其他角度來看
 +
*遺產繼承正當嗎?
 +
*環保與民生的衝突(如:建水庫、蘇花高)
 +
*環保與經濟的衝突(如:國光石化與白海肫)
 +
*環保與慈善事業的衝突(如:慈濟於內湖保護區蓋慈善機構)
 +
*生命與道德(如:複製生物)
 +
===牽絆台灣的十個議題===
 +
*貧富差距
 +
*#公平稅改
 +
*#社工
 +
*就業結構
 +
*#勞工
 +
*#中高齡就業
 +
*全球化
 +
*#媒體素質
 +
*族群正義
 +
*#紀錄片
 +
*#原住民族部落
 +
*環境生態
 +
*#環保團體
 +
*世代正義
 +
*#青年勞動
 +
*公民力量
 +
*#樂生青年
 +
*公民記者
 +
*社運人士
 +
*社區大學
 +
*城鄉差距
 +
*兩岸發展
 +
===參考資料===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籍或影片)
 +
*甘特寓言
 +
*東西的故事

2015年8月5日 (三) 19:48的最新修訂版本

綜合後優先推荐題目

  1. 學生為什麼要求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2. 人為什麼會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3. 「考試」是否是人與人之間的能力比較,最公平的方式(人為什麼要比較)
  4. 為什麼貧窮?財富重分配就能解決問題嗎?(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5. 盜亦有道(道德與法律兩難問題)
  6. 少數服從多數是對的?(都市更新:文林宛案例)
  7. 做家事該不該有酬勞?家庭主婦的酬勞該如何評估?(每一件事都金錢化是好事嗎?)
  8. 環保與文化的衝突(平溪放天燈)
  9. 教學當時的重大時事新聞議題

對教育的思考

  1. 教育制度的思考I(大家的夢想是什麼?)
    電影:三個傻瓜
    • 2013.09.28實施,父母親/師長對於孩子們的期待,以「讀書的目的」這個主題貫穿全場,是否造成學生缺乏創造性,不敢突破常規,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 其中的至理名言:
      1. 杜鵑從不在自己的巢裡下蛋,它只在別人巢裡下蛋,要孵蛋時,它們會把其他的蛋從巢裡擠出去,這樣,競爭就結束了。他們的生命從謀殺開始,這就是大自然,要麼競爭,要麼死
      2. 生命就像賽跑,如果你不跑快點,別人就會超越你
      3. 專心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就會跟著你
    • 每位主角的人格特質
      1. 蘭丘:想法天馬行空而熱情,勇敢反抗僵化的教育體制,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2. 法罕:愛攝影,卻必須聽從父親的話走上工程師這條路
      3. 拉加:家中唯一的支柱,家境清寒缺乏自信
    • 討論:
      1. 對於片中,”藍丘的秘密”,你有甚麼想法?若你是主角,你又會怎麼做?若你是主角的朋友,你有什麼想法?你會如何做?
      2. 印度電影的特色
      3. 本片中哪些親情與友誼的細膩處,會讓你感動
    • 作業:
      1. 夢想,是真正喜愛、迷戀到瘋狂的事;那麼,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或是很想要做什麼瘋狂的事?
      2. 在這部片子中你最喜歡,或是印象最深刻的段落為何;帶給你最大的啟發是什麼?
      3. 對於片名「三個傻瓜」,你覺得片名有什麼涵義?請為本片換一個名子並解釋其中的涵義!
  2. 教育制度的思考II(教育制度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未實施
    • 電影:小孩不笨、孩子不壞
  3. 人為什麼要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 電影:益智風雲
  4. 挑戰人生,成就夢想
    電影:搖滾教室
    • 【搖滾】(Rock and Roll)可以說是自1950年以後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音樂之一,而它的根源眾說紛紜,但最早可說是由黑人所創造的,雖然後來的主流搖滾樂團幾乎都是以白人為主。而所謂的【搖滾精神】其實就是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因為當時美國境內各州大多施行“隔離而平等”的種族歧視法條,而【搖滾】的出現就是為了推翻這種不平等的正義吶喊。而本片雖然沒有挑戰不公強權的偉大聲張,但卻藉由【搖滾】來帶領觀眾的心靈一同從象牙塔中解放出來,在純粹的情感裡奔放生命,深切感受人性原始的自然率真。
    • 片中一再強調,有許多搖滾樂手只是"posers",純粹是矯揉作態,以為梳個怪頭、抽個大麻、穿個怪衣服,就是酷,就是搖滾。對Dewey來說,搖滾的精神是"stick it to the man",而且勇於說出心聲,勇於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搖滾有時候也是一種宣洩,一種情緒管理,讓人適度排解心中的氣憤與不滿
    • 前導:
      1. 經驗分享--以前的國中生活、連坐法
      2. 三個傻瓜延伸--學習不分年級、是否有熱情
    • 分享:
      1. 台灣國中生的學習生活
      2. 補習班國中生的學習生活
    • 音樂組
      1. 目前正在學什麼樂器?
      2. 喜歡目前正在學的音樂嗎?(不怎麼喜歡、還好、很喜歡)
      3. 目前沒有在學,但以前曾經學過什麼樂器
      4. 喜歡以前曾經學過的樂器嗎?(不怎麼喜歡、還好、很喜歡)
      5. 若有時間及機會,自己會想學哪些樂器?
      6. 若班上成立音樂社團,自己能,或想擔任哪個角色或位置

法律

  • 安樂死應該核准嗎?
  • 為了國家發展,國家可以任意徵收人民土地?
  • 政府可以強制人民綁安全帶嗎?
  • 土地漲價應該歸公嗎?
  • 代理孕母可以合法化嗎?

社會政策

  • 台灣農業休耕政策對嗎?
  • 水資源運用的順序該怎麼安排?
  • 我們要鼓勵農民多種植有機蔬果嗎?
  • 我們可為經濟價值犧牲文化遺址嗎?(如,樂生)
  • 要保障本地勞工就業機會或降低資方成本?
  • 東部開發案的必要性與否?

其他

  • 聖經說的都是對的嗎?
  • 廖添丁刧富濟貧對嗎?
  • 如何看待性交易?從性工作、道德的角度或其他角度來看
  • 遺產繼承正當嗎?
  • 環保與民生的衝突(如:建水庫、蘇花高)
  • 環保與經濟的衝突(如:國光石化與白海肫)
  • 環保與慈善事業的衝突(如:慈濟於內湖保護區蓋慈善機構)
  • 生命與道德(如:複製生物)

牽絆台灣的十個議題

  • 貧富差距
    1. 公平稅改
    2. 社工
  • 就業結構
    1. 勞工
    2. 中高齡就業
  • 全球化
    1. 媒體素質
  • 族群正義
    1. 紀錄片
    2. 原住民族部落
  • 環境生態
    1. 環保團體
  • 世代正義
    1. 青年勞動
  • 公民力量
    1. 樂生青年
  • 公民記者
  • 社運人士
  • 社區大學
  • 城鄉差距
  • 兩岸發展

參考資料

  •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籍或影片)
  • 甘特寓言
  • 東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