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討論/參考議題: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學生為什麼要求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人為什麼會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考試」是否是人與人之間的能力比較,最公平的...)
 
第 1 行: 第 1 行:
 +
[[分類:公案討論]]
 
#學生為什麼要求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為什麼要求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人為什麼會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人為什麼會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2015年8月4日 (二) 13:32的修訂版本

  1. 學生為什麼要求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2. 人為什麼會作弊?(考試作弊、排隊插隊、…)
  3. 「考試」是否是人與人之間的能力比較,最公平的方式(人為什麼要比較)
  4. 為什麼貧窮?財富重分配就能解決問題嗎?(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5. 盜亦有道(道德與法律兩難問題)
  6. 計畫性汰舊
  7. 少數服從多數是對的?(都市更新:文林宛案例)
  8. 台灣一定需要核能電廠?(能源的使用)
  9. 做家事該不該有酬勞?家庭主婦的酬勞該如何評估?(每一件事都金錢化是好事嗎?)
  10. 廢除死刑可行嗎?國家法律應廢除死刑?(加害者的人權)
  11. 環保與文化的衝突(平溪放天燈)
  12. 教學當時的重大時事新聞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