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立法院爭議(2024-2025)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5年1月6日 (一) 15:40由林芸伍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1.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 國民黨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
    • 參考資料: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1130361.aspx
    • 日期:2024/01/13
    • 內容:總統與立委選舉今天進行投開票,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據中選會公布,民進黨在立法院113席中拿下51席,國民黨則奪下52席、台灣民眾黨在不分區獲得8席、時代力量掛零,呈現「三黨不過半」局面。
      2024年大選,總統大選三腳督,最終由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當選,但民進黨在立委選舉區域立委只拿下36席、不分區立委13席,平地原住民1席、山地原住民1席,合計共51席。國民黨則獲得區域立委36席、平地原住民2席、山地原住民1席,以及不分區13席,共52席。台灣民眾黨部分,雖沒有拿下區域立委,但在不分區席次大幅成長,拿下8席,時代力量在區域全軍覆沒,加上未跨越不分區得票率5%的門檻,無法分配不分區立委席次,宣告席次掛零。
  2. 「韓江配」對上「堃昌配」…民眾黨手握8票怎麼打這局?立院龍頭之爭4套劇本等著上場
  3. 立法院長副院長選舉藍綠票票入匭、白第二輪棄權 韓國瑜江啟臣掌新國會
  4. 立法院召委名單出爐 藍綠兩黨各拿8席
    • 參考資料:https://news.ipcf.org.tw/115475
    • 日期:2024-02-29
    • 內容: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 黃國昌:「台灣民眾黨在八個立委,我們在八個委員會裡面,我們都全力支持中國國民黨所提出來的召委候選人。」
      三黨不過半的新國會合縱連橫局勢備受關注;而新國會開局召委出爐:外交國防召委馬文君、王定宇;經濟委員會則是楊瓊瓔及邱議瑩,原本傳出要禮讓給黃珊珊的財政委員會,最終則是羅明才及郭國文;教育委員會柯志恩、林宜瑾;交通委員會陳雪生、李昆澤;司法委員會吳宗憲及鍾佳濱;而衛環委員會召委則是王育敏以及黃秀芳,至於內政委員會是由高金素梅及吳琪銘擔任。
  5. 傅崐萁、黃國昌的「總召個人秀」將成本屆立法院日常 0302
  6. 藍「國會改革五法」付委審查 綠擬提自家改革版本
    • 參考資料: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84629
    • 日期:2024/03/09
    • 內容:立法院8日舉行院會,繼民眾黨團提出的「國會改革 2.0」修正法案後,國民黨團提出的國會改革五法,增訂藐視國會罪、縮短陸配入籍年限、總統投票改二輪投票,以及總統到立院國情報告常態化,全數一讀通過付委審查。
      • 國會改革五法:總統國情報告 擴大人事同意權 文件調閱權 國會聽證、調查權 藐視國會罪
      • 花東交通三法:《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及《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
        民進黨認為,根據高鐵延伸平均造價,環島高鐵需花費約1.248兆元,且交通部曾初步評估國道6號東延需穿越中央山脈,經費約8000億元,總計花費預估超過2兆元。
  7. 藍提國會改革5法 學者:大多不違憲
  8. 傅崐萁韓國瑜江啟臣共提環島高鐵草案 立院付委審查
    • 參考資料: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3150084.aspx
    • 日期:2024/03/15
    • 內容: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擬具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與國道6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立法院正副院長韓國瑜、江啟臣為共同提案人,引發討論。立法院會今天上午處理報告事項,在場立委未提出異議,這2案因此順利付委審查。
  9. 立院沒收質詢權爭議延燒 韓國瑜召集朝野協商無共識
    • 參考資料: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85996
    • 日期:2024/03/18
    • 內容:至於立院週四預計排審、由藍白提出的8項國會改革法案,包括國民黨團主張,增訂藐視國會罪、強化人事同意權、國會聽證調查權等;以及民眾黨團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以及廢止《立法院卸任院長副院長禮遇辦法》。
  10. 藍白擴權修法是「最高機密」!沈伯洋:陳玉珍連表決什麼都不知道
    • 參考資料: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676975
    • 日期:2024/05/18
    • 內容:藍白在審查前一晚才喬好條文,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宣稱「條文是最高機密」。立委沈伯洋則披露,從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現場發言可發現,在野黨立委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表決什麼、也不知條文長什麼樣子。
  11. 青鳥行動
    • 參考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青鳥行動
    • 日期:2024/5/21-10/25
    • 內容:
      • 5/21-公民團體取得了5月21日青島東路的路權。公投盟、經民連呼籲民眾於當天晚上在立法院外集合示威,避免法案三讀通過。
        透過Instagram、Threads傳播,也是Threads在台灣首次出現社會運動串聯。
      • 5/24這場示威活動之所以被部分人稱為「青鳥行動」,是因為它主要於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舉行,而在社群媒體上直接寫「青島」可能會受到演算法影響降低觸及率,故民眾選擇使用字形類似的「青鳥」代替,並逐漸成為了本次抗議示威潮的代名詞。24日集會解散前,主辦單位告知在場民眾:由於28日的院會預計繼續審議國會改革法案,希望民眾在28日也能到立法院外聲援行動[139][140]。
      • 5/28-5月28日,涉及立法院職權之法律修正案三讀通過,行政院認定該法案窒礙難行,對其提出覆議,但未獲通過。
      • 相關法案於2024年6月26日正式生效。隨後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18]、總統賴清德[19]、行政院[20]以及監察院皆分別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作成暫時處分[21]。
      • 憲法法庭先於7月19日作成暫時處分,裁定部分條文暫時停止適用,
      • 隨後於10月25日作成113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宣告「藐視國會罪」在內的多數關鍵條文違憲,相關條文立即失效。[22][23]
    • 參考資料:
  12. 去年進口蛋爭議 立院通過成立調查小組
  13. NCC組織法三讀、花東快達成決議 立院清倉法案重點一次看
    • 參考資料: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05179
    • 日期:2024/07/16
    • 內容:
      • 《NCC組織法》委員任期:NCC委員任期4年,只能連任1次,不得再任;為避免委員出缺過久,行政院長須在3個月內補提名委員,並刪除舊委員在新任委員提名與上任前,可自動延任的過渡條款
      • 《新住民基本法》陸配比照外配條款:民眾黨在該黨團《新住民基本法》草案中,增加「政府對於不同國籍或地區之新住民,行政措施應一律平等」的條文。政院版草案設下在台定居滿3年就不受新住民法保障的限制,引發民間團體不滿,各黨團已達成共識刪除此規定。
      • 《電業法》電價審議會規範:明定電價費率審議會的學者、專家及相關民間團體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審議方式及其他應注意事項,應基於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花東快條例》:不立特別條例,改通過較無法律約束力、僅建議性質的主決議,內容包含花東快速公路可行性評估於今年8月完成期末報告,以12年完工為限。
      • 《健保法》健保點值調整:要求衛福部進行健保改革具體措施,於明年6月30日前達到平均點值1點0.95元,健保點值規範不納入《健保法》。
      • 解除禁止赴中觀光限制:通過解除赴中禁團令。
  14. 立院將審大法官被提名人 藍白聯手退回總預算案
  15. 立院召委名單出爐 民進黨8席國民黨7席 民眾黨「藍白合」獲1席
    • 參考資料: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9250111.aspx
    • 日期:2024/09/25
    • 內容: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則以推舉的方式產生召委,由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和民眾黨立委林憶君擔任召委。內政委員會部分,也以推舉方式產生召委,由民進黨立委張宏陸、國民黨立委徐欣瑩擔任本會期召委;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推舉民進黨立委黃秀芳、國民黨立委蘇清泉擔任召委。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則推舉民進黨立委范雲和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擔任召委;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推舉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和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擔任召委;經濟委員會推舉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擔任召委。
  16. 選罷法、財劃法、憲法訴訟法三讀通過!立法院吵什麼?爭議一次看
    • 參考資料: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3350
    • 日期:2024/12/23
    • 內容:
      • 關於「選罷法」的爭議,主要在於提高罷免門檻。目前,國民黨和民眾黨對此法案的修正方向也有不同意見。爭議點在於:如何設定合理的罷免門檻,避免罷免權被濫用或過度限制。
      • 有關《財劃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爭議在於,已有25年未進行大幅修改,中央與地方財源如何分配,始終爭論不休。現行中央與地方收入比率分別為75%及25%,遭詬病為中央集權又集錢,地方政府自然希望獲得更多財源,國民黨與民眾黨各自提出中央釋出財源5,777億元及2,775億元的修法版本。
        在野黨希望將現行的75:25,調整到過去的60:40,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由於各黨間皆無共識,法案雖已送出委員會,仍待朝野協商,將是下一個戰場。
      • 關於「憲法訴訟法」的爭議,主要在於大法官的開會及裁決門檻的修正,這項修正可能對人民行使基本權利產生重大影響。影響:由於現今98%的釋憲案都由人民提出,憲法法庭癱瘓,使人民無法透過釋憲來保障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