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教育社群/全民國防
議題描述
- 分享從五月到現在累積的成果
- 分享連結了哪些單位
- 和黑熊學院不同的地方是?(黑熊主打做教案,那聯盟想要做的國防教育差距在哪裡?)
當日論壇紀錄
引言一:如何做好平戰結合 | 分享人:任懷鳴(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全民國防小組召集人) |
<details><summary>點擊以查看引言內容</summar> 目前台灣針對因應戰時的社會準備,有三個法源。 一、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為了戰時的準備。法案裡很明確提到準備階段,要有演習。所謂動員準備分類計畫?就是根據法案,要求中央政府,有八大分類準備方案,並由八個部會準則去擬定。每個準備方案又會細分準備計畫,不管是國防、民生、交通,都要根據這個法案,有分類準備計畫。演習是依據準備方案,「得」進行演習。(「得」在法案裡的意思是,可以執行也可以不要,所以到底要不要?) 二、災害防救法:政府在進行災害防救時,要結合民防與全民防衛動員體系,所以和另外兩個法源,其實是連動並需要整合在一起的體系。在各機關都需要實施演習。 三、民防法。開宗民意就有寫,他立法的用意是平時就要做到防災救護,戰時有效支援軍事。所以他也有因應戰時的功能。民防法也有規定需要演習。民防法體系龐大,責任其實也訂得很清楚,疏散與災害防護也都有提到,但我們平常的準備,長期來說就是不落實。民防法下面有個子法:有規定災防的演習、防空演習、全民防衛動員的演習。但是問題就是,我們都沒有感覺到演習時,「民防團隊」有做到什麼。 如何辨識民防團隊?有三大類,一是政府機關,大概是從縣市政府、區公所到鄰里,都有整隊;第二是特種防務團,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八大部門;第三是防護團,包括各級機關、一百人以上的學校,都要成立防護團。問題就出在,我們的防護團,所謂長年的訓練,行禮如儀。而且幾乎看不到演習。 這三部法令也都還有相關的子法,我們如何看到這些法案資料?「全民防衛動員署」的網站可以看到。裡面就有這三大類的法規系統。法規雖然多,但落實狀況如何,人民是很存疑的。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綱領。目前可以收得到的,就是收到這三份文件。第一就是行政院層次的全民動雃防衛準備綱領;第二是分類準備計畫。另外可以在網站上找到相關部門的分類計畫,其一是教育部,其二是文化部針對新聞方面的防衛計畫。有詢問過其他部會(沒聽清楚),但是回覆這是機密,沒辦法看到。第三就是分類計畫下面還有執行計畫,也就是各地方政府,針對各部會提出的分類計畫,提出縣市層級的執行計畫,而且都有規定什麼時候要完成。並且,也要透過演習進行驗證。另外補充,經濟部有一個「物資動員業務說明」,但是簡報而非完整的計畫書。物資動員經濟準備方案,有可能就是剛剛八大類計畫裡的其中一個,又或者是與其他部會結合的分類計畫。最近全動署有推出一個新版的全民防衛手冊,包括防空避難的基地,以及相關的消防署或警政署的app,裡面有災防措施和資訊。以及各地的急救站資訊。不過這些資訊,看起來都是沒有經過演習驗證的,就像有些就醫資訊實際搜尋過並沒有找到。 https://youtu.be/k8S5vuDuhIA?si=N1tJtMf7bhEpepD1 (民安演習的效果如何,其實也讓民眾有些懷疑。 </detail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