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實驗教育並橋接公共教育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17年6月16日 (五) 09:27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主辦單位希望我們談談的課題

一、如何籌組實驗教育團體?

  1. 長期籌備,並設法具足輔導資源。
  2. 尋找可租賃、合法令規定的閒置校園空間。
  3. 抱定「不畏艱阻,排除萬難」的心態來展開:籌組實驗教育團體的工作。
  4. 公開招生訊息,最好是透過網路。
  5. 開說明會。雙向溝通,雙向選擇,要同學和家長都希望來參與的才聚合成團。
  6. 辦理試讀,減少因誤會而結合的家庭。
  7. 同步向地方政府送申請書。
  8. 懇切真誠地向地方政府實驗教育審議委員會說明辦學理念和作法。

二、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的力?

  1. 任務驅動型的課程設計。並融入一切課程。
  2. 主題備課。
  3. 行動學習。
  4. 大量選修。
  5. 公案討論。
  6. OST。並教導同學組課的要領。
  7. 引導同學由「聽課」進而「選課」,再進而「組課」。
  8. 引導團隊成員由「教師」的想像走向「教練」的想像。
  9. 引導包含家長的親師生共學與學習公社的理念。

三、現有實驗教育相關法律對辦學的保障與限制為何?

應推動以下實驗教育相關法律的修法:

  1. 為免實驗教育成為高社經家庭的俱樂部,衍生教育隔離的問題,《社會救助法》第16條地方政府對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提供教育補助應予補充:
    • 涵蓋參與實驗教育之就學機會。
    • 對此項目地方政府財力不足時,中央政府得予挹注。
    • 此項補助計入教育經費額度內。
  2.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實驗教育學生應納入學習歷程檔案建置作業要點:
    • 由地方政府依送審議名冊,配發上傳帳號密碼。但由學生自願上傳。
    • 以學年為單位,每年上傳六件以內。(高教司要強迫學校學生限每學期三件,
    • 上傳作品仍須認證:由任課老師、法定監護人、或成年之自學生(對自主學習之作品)實施認證。
  3. 學校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另立「部分班級實施實驗教育專章」,高級中等教育法第 12 條刪除,「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實驗教育辦法」廢止。以免行政機關以「雙軌制」之名,形成實驗教育之亂源,破壞實驗教育之清譽。
  4. 支持公私立實驗教育學校之學生總人數,由原不得超過480人上限修正為600人;公立學校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比率由不得逾10%之限制,修正為至多得為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之三分之一。
  5. 支持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視同各教育階段學校之學生;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實驗教育證明,應註明其已修業完成高級中等教育,以保障學生升學權益。丁丁再補充:此點關係實驗教育學生銜接國際教育之空間,須再強化爭取。
  6. 支持辦理團體實驗教育及機構實驗教育者,得向公立學校申請利用或租賃學校閒置空間,或依法租用私立學校之閒置空間,以解決實驗教育團體或機構場地問題。丁丁再補充:租賃價格宜在校舍折舊兩倍以內。
  7. 支持公辦民營擴及延伸至高級中等教育階段。
  8. 支持分校、分部、分班,或可以明確劃分與區隔之一部分校地、校舍,於新設一所學校後可將其委託辦理。
  9. 支持實驗教育排除「就業服務法」聘任外國教師之限制。

四、在辦學過程中最容易遭遇哪些問題,又如何去克服?

今天實驗教育之發展,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有四項:

  1. 空間:不易取得 D5 以上等級的空間。應加大游說力道開放更多閒置校園空間供實驗教育之用。
  2. 課程:公民與家長覺得課程開發門檻很高,發展課展與教學的人力、物力、財力耗損太大,不太敢跳出來辦實驗教育。應該運用「分享式合作」的精神,推動跨校選修與自主學習資源共享平台。
  3. 師資:目前的師培體系,培養的人不適合實驗教育;而目前各師培單位想要吃下實驗教育這一塊市場,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應由實驗教育界推動「非結構師資培力」。
  4. 教育隔離的隱憂:因為《社會救助法》第16條尚未擴及實驗教育,阻礙了不同社經家庭參與實驗教育的管道。

基本倡議

  1. 解除上段實驗教育之發展的四個限制因子,讓實驗教育就學機會能達到全體就學機會的 5% ,約為目前的 20 倍。
  2. 推動民版課綱,放大體制內前導型教師的辦學空間,由教師「揪團進修」漸漸走到能包下分班、分校來「揪團辦學」。估計體制內前導型教師比例為 5% 。
  3. 橋接並混搭實驗教育與前導型教師的體制內辦學。造成 5%+5%=10% 的合理課程教學。
  4. 運用這 10% 的合理課程教學與傳統的課程教學競爭,最後成為新典範的主流。
  5. 實驗教育正名為「自造教育」:人民自己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如用「理念教育」則暗示體制學校非理念教育;用「自主教育」則暗示體制學校沒有自主學習,都有這頭壓那頭的問題。不過此事不急,討論十年都沒關係。

「跨校選修」倡議

一、概述

  • 走「分享式合作」模式,由三個部分組成:
    1. 閒置的學習資源。
    2. 可信任的媒合平台。
    3. 使用者社群。
  • 理想,開門辦學校:
    1. 讓不同實驗教育團體的親師生彼此當同學
    2. 讓體制學校的學生和實驗教育的親師生當同學
    3. 讓兩岸的學生當同學
    4. 讓大人和小孩當同學
    5. 用全世界的資源幫助同學學習
    6. 同儕是重要的學習資源,重於師資和設備,圈子夠大才能找到適當的同儕
  • 進度
    1. 民間的跨校選修網址在:http://urclass.net/AL/
    2. 課程分三類:
      • 技能交換,常見的老師授課,如「動手學科學」;
      • 夥伴選配,同好共同研究的社團,如「電子工程社」;
      • 師徒制,如「性向導師」
    3. 已有成功的案例: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動手學科學」課
  • 以同心圓模式,逐步擴大課源和使用者社群,要有耐心

二、邀約成立跨校選修聯盟

  1. 邀請哲科學教育基金會續開「動手學科學」課
  2. 邀請開平透過實習餐廳開「餐飲探究與實作」
  3. 邀請 TSM 開影視相關的跨校選修課
  4. 邀請 HELLO MAKER團隊開機器人課程「動手玩創意」
  5. 邀請新莊社大會同其他 NGO 開「性向導師」
  6. 邀請新莊社大、永和社大,將一部分現有課程轉化為跨校選修課
  7. 邀請政大鄭同僚開海洋教育相關課程
  8. 邀請台中以科博館+若干基地學校,開「科學三日遊~五日遊」
  9. 丁丁擬開:基礎資訊應用
  10. 丁丁擬開:網頁程式撰寫
  11. 丁丁擬開:台灣教育社運,並以均優學習論壇籌備為實習課
  12. 丁丁擬開:看懂世界的社會課
  13. 邀請羽白開跨校選修課程
  14. 邀請跑蛙開跨校選修課程
  15. 邀請單車文教基金會,開單車 600 公里
  16. 邀請營造有成的社區,如司馬庫斯,開設深度體驗的跨校選修課程
  17. 邀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成都先鋒學校和台灣實驗教育團體合開「兩岸行動學習」進而到「東亞行動學習」。

三、建議的規則

  1. 開課:
    • 實名制的開課者名單,可以是個人或團體,每個開課者都必須進行自我介紹、提供 email 。將平台通知 email 納入非垃圾郵址。
    • 各種課都可以開,只要提供時間、地點、選課者的限制、選課者優先順位,費用(可以依不同的選課者進行不同的訂價)。如果認為開的課違法或違反公序良俗,由平台管理小組開會決定後,撤下。
    • 開課者不一定要把整個課的名額全都提供給「跨校選修」平台,可以只提供一部分名額給「跨校選修」平台,其他名額自己找學員。
    • 課程可能是技能交換(會的教不會的),也可能是伙伴選配(大家共同研究),但不管哪一種都必須有開課者(負責人)。
    • 開課者可以是自者學習者、資策會、社大、遠哲教育基金會等社團、開平等學校…。
  2. 選課
    • 實名制的社群名單,初期必須是個人、團體、機構、 學校等實驗教育之學生。這個限制只針對提供給「跨校選修」平台的名額,開課者自己保留名額自己找的學員不在此限。也就是選課者必須有個認識:他可能與成人或非自學者成為同學。
    • 選課者至少必須提供一個真實的 email ;真實姓名、隸屬的實驗教育審議單位。將平台通知 email 納入非垃圾郵址。
    • 選課者提供少額押金(如 200 元),以反制有人不斷以 email 假冒別人註冊。押金在退出註冊時交還。
    • 在開課者的優先順位之下:有費用的課,先繳費者優先;無費用的課,先報名者優先。
  3. 管理小組:先由初代的跨校選修聯盟派代表組成。
    • 剔除違法或違反公序良俗的開課。
    • 認定冒名開課者或冒名選課者。
    • 為第三方支付籌措周轉金,振鐸願意先提供十萬。
    • 制定各種章則。
  4. 網站:
    • 開課介面(含後端資料庫)。
    • 選課介面(含後端資料庫)。
    • 各上課地點 GIS 及交通資料庫。
    • 開課選課兩方的通知事宜(以自動為主手動為輔)。
    • 開課者評價:如臨時停課、或嚴重遲到等。
    • 選課者評價:如開課者要求缺課要請假,選課者任意缺課不請假。
    • 高中學習歷程認證:配合暨大的系統。
    • 如有需要,支持第三方支付。如果開課者與選課者可以自行處理繳費事宜,則優先由其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