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英雄傳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1年10月9日 (六) 17:12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本文網址:到「well-being-ng.net」/進「教育政策」/進「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教育?教育!」/選「教改英雄傳」

PISA簡介

  1. 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是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的英文縮寫,為 OECD 對 15 歲青少年語文、數學、科學三項素養的跨國比較研究,它不是升學考試。前陣子台北市教育局說要用類 PISA 考題進行入學考試,是一種極為違逆 PISA 本質的思維,後來在教育部的干預下,就不說了。
  2. PISA每三年進行一次,2000年開始,每次輪流針對一個主要領域做詳細測試。如 2009 年以閱讀為主, 2012 以數學為主,但每次語文、數學、科學都會進行評量及跨國比較研究。
  3. 2000 PISA 參與的國家均是 OECD 的成員國,其後在 2002 年再舉行了一次 PISA+ ,邀請了 OECD 成員國以外的十一個國家或地區參加,香港在這年加入,是第一個參與PISA計畫的華人地區。而香港閱讀運動的推動與語文課程的改革,一般認為對 PISA 的分數有正面影響。
  4. 臺灣在 2006 年參加第三屆的 PISA 計畫。
  5. 中國上海在 2009 年參加第四屆的 PISA 計畫。
  6. PISA2006 國際新聞稿原文:Streaming at an early age tends to increase the impact of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on student performance, PISA 2006 indicates. The earlier students were stratified into separate institutions or programmes, the stronger was the impact which the school's averag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had on performance. Schools that divided students by ability for all subjects tended to have lower student performance on average.

影片內容回顧

芬蘭

  1. 徹底實現均優質化的理念。
  2. 縮小「上課時間」的比重,增加「個別輔導」的時間比重。
  3. 「提前介入」,不讓學習落差累積。
  4. 學校小,但品質精良,就在住家附近。
  5. 高比重的「個人教育計畫」或「特殊教育」。
  6. 補充:盛行「混齡教學」,這是小校很重要的適應方式,但是要以高比重的「量身訂做學習」為基礎。
  7. 八○年代起開始下放權力到各地方。
  8. 教師提高到碩士學位。

德國

  1. 多數邦七歲入學小學為四年,傳統的三枝教育將十歲之後的學生分為文理中學(Gymnasium)、實科中學(Realschule)、職業預校(Hauptschule)。近年來為了促進"機會平等”又創辦了綜合中學(Gesamtschule),但也有人反對。
  2. PISA 使德國反省過早分流是不是會擴大學生學習落差。
  3. 德國的職業教育常常是三天在業界,兩天在學校。業界普遍有參舉職業教育的責任感與參與感。

葡萄牙

  1. 將鄉間的小校,整合成地區的中型學校,以改善場地、設施、師資。
  2. 由上而下推動,但仍重視和地方父老溝通。

中國上海

  1. 補充:港、澳特別行政區不算,中國上海是唯一一個以城市為單位參加 PISA 的地區。連美、俄都是以國家為單位參加。
  2. 中國人民與中國政府有時不能一概視之,如上海「孟母堂」全日制私塾,上海市松江區教育局欲除之而不可得。又在家上學被政府視為非法,但 2013.8.24-25 中國各地在家上學的實踐者與研究者卻舉行研討會發表「北京共識」認為:非學校教育可以比大一統課程各符合適性學習,而且是基本人權,要求仿外國合法化,允許探索,允許改革。
  3. 中國的主流教育還是以「管理主義」為主要思維,其對 PISA 的反思就是進行「更進步的管理」。

日本

  1. 廿世紀末,日本社會共識:解日本教育問題之鑰在推動「寬裕學習」,其具體實踐之一就是在「學習指導要領」中設置「綜合學習」。
  2. 整個日本教育改革的底層思想是「不用同一把尺去量所有小朋友」。討論時大家有共識,但真的這樣子做,日本大人就受不了了,所以 2010 年開始反挫課程改革,但「綜合學習」還是保留了下來。
  3. 另外日本教育界開始反思,新一代的教育必須導入合作學習。

韓國

  1. 韓國做什麼事都態度「生猛」。
  2. 所以韓國教育會「生猛」的擁抱資訊科技,擁抱網路。
  3. 似乎還要反思到這一套數位學習要發揮成效,需要以「行動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新的教育哲學為基礎,而不是做傳統教育的數位版。
  4. 韓國學童有較顯著的網路成癮現象,但奇怪的是:似乎網路與行動載具盛行沒有導向「簡短閱讀」而影響到韓國人的讀書熱情。

對台灣的啟示

教育改革是一種典範轉移

  1. 典範轉移有三隻腳:意識型態(價值觀)、典章制度、技術與資源分配。三技腳沒有同時動,典範轉移便不會發生。但不要走向唯心論,說大家觀念沒變,什麼也不能做,也做不成。
  2. 典範轉移必須與社會發展潮流相合。

一、教育目標

  1. 縮短學習落差(均優質化)
  2. 縮短學用落差(強化學生對生涯的認識)
  3. 縮小教育金字塔。
  4. 增強學生創新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更強的工具能力、更強的實踐能力。=>提倡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行動學習。

二、改變盛行價值觀

  1. 學習權平等。不是成績好的學生有較高的學習權,成績不好的學生有較低的學習權。
  2. 不用同一把尺去量所有小朋友,允許學生有形形色成功的樣態。
  3. 人的成就除了來自本身的天賦和努力,更來自人群社會的成全。所以自己的產出一部分歸自己,一部分應該回饋人群。天賦是用來幫助其他人,不是用來贏過其他人的。=>加入公共性教育=>和今天不同的精英。
  4. 從小就培養尊敬技術,重視實踐的精神。課程強調從做中學。

三、適當的策略

  1. 兩條腿走路:實驗教育大步向前+體制教育穩健發展+大量的雙軌交流活動。
  2. 建立 5% 共創,90% 共享的大環境。
  3. 建立激勵體系:用教學卓越獎標舉新典範;推動研究教師制度;局部改進績效獎金;運作縣市教評會。
  4. 在後中推動雙軌技職教育,舊軌是傳統高職,新軌是學徒制技職教育:給合職訓單位、業者、學校、NGO,三天學徒,兩天學校,授與學位。必要時用實驗教育的名目去做。

四、可具體推動的項目

  1. 國小增加校外課程至十分之一。
  2. 增加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分組報告的能力(自主學習)。做到每五位同學一組有一部平板電腦的配置(行動學習)。
  3. 大力提倡校本課程、學校特色課程,將課程的組合權下放給學校。
  4. 華文課程由選文教學走向讀多本書的典範。
  5. 重整補救教學系統,政府每年都和有經驗的 NGO 大規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