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包圍台灣怎麼辦?/怎麼因應中共包圍台灣?/糧食安全
出自福留子孫
壹、文章內容
建立農民直銷站,鼓勵消費者購買在地農產品 |
---|
都市農業中的垂直農場,可供應蔬菜水果 |
---|
- 根據農業部之前的一份報告,2023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降至30.3%,為18年來最低水平。
- 2024年10月22日農業部在向立法院提交的一份有關應對中共封鎖的準備工作報告中說,該部已按照法律要求,確保大米庫存超過三個月的水平,並在全台範圍內儲存食品供應,以「降低攻擊風險」。
- 農業部表示,台灣目前的大米庫存足以支持全台至少七個月的需求
- 並且正在通過全台供應站制定大米配給計劃,以防發生食品危機。該部還說,在封鎖期間,更多的農田將被用來種植水稻。
- 還將優先種植地瓜、大豆和新鮮蔬菜。
- 並使用更多池塘進行水產養殖。農業部表示,在不允許海上捕魚的情況下,島上的魚飼料庫存將足以支持超過三個月的池塘捕魚。
- 針對戰時糧食計劃,該部還計劃成立一個工作小組,每月對島上的糧食資源進行庫存盤點,以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 2024年5月前農業部長陳吉仲於《豐年雜誌》撰文表示,為因應國際局勢變化及天災,台灣必須:
- 確保國內重要農業生產要素,達半年以上的安全庫存量。包括:化學肥料所需的氮、磷、鉀;大宗穀物的黃豆、小麥、玉米等,以及種子、化學農藥、動物疫苗等,都必須建立安全庫存量,並且透過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安全存量都能執行到位。
- 掌握農業生產情況及貿易調節。如豬肉,雖九成自給,一旦發現供應吃緊,便會啟動進口。
- 加強國內農產品安全庫存量的建置。目前僅有稻米有三個月庫存的法律規範,其他如肉品水產品等農業部門亦建立三個月庫存的機制,並將蔬菜滾動倉儲機制擴大到全年實施。
- 保護農地以維持潛在糧食自給率。緊急時要將所有休耕地,或者是未完全耕作的土地,投入生產利用。如此可將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由平時的三成提升到六成。
- 消費本土農產,就是支持糧食自給。具體措施包括推動進口替代作物的生產、完整的產品標示、消費者購買在地農產品、餐廳推動使用在地食材、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等。
貳、ChatGPT回應
都市農業中的垂直農場,可供應蔬菜水果 |
---|
問題輸入:你是一個戰爭專家,請告訴我台灣如果被中共封鎖,應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回答
- 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
- 擴大農業生產:利用可耕地種植高產量和耐儲存的主糧作物,如稻米、玉米和馬鈴薯。
- 鼓勵都市農業:利用城市空間發展屋頂農業、垂直農場和社區花園,增加食物供應來源。
- 推廣高效灌溉技術:如滴灌和雨水收集,以提高農業效率。
- 建立糧食儲備體系
- 擴充糧倉:增加穀物、油脂和其他基本食品的儲存容量,確保至少6個月至1年的儲備。
- 多樣化儲存內容:包括乾燥食品、罐頭食品和冷凍食品,確保多種營養來源。
- 定期更新儲備:避免食品因長期儲存而損壞。
- 分散供應鏈風險
- 多元化進口來源:在封鎖前確保與不同地區(如東南亞、澳洲)的供應鏈合作。
- 突破封鎖運輸:利用小型船隻、無人機或潛艇等方式秘密輸送必要物資。
- 強化食品加工與替代技術
- 推動加工食品:提高糧食加工技術,將原料轉化為更耐儲存的食品。
- 發展替代食品:推廣微藻、昆蟲蛋白和人造肉等高效糧食來源。
- 社會動員與教育
- 糧食節約運動:透過宣傳減少浪費,推廣以最低成本烹調的食譜。
- 家庭儲糧指導:指導民眾如何儲存與管理家庭糧食儲備。
- 自給自足培訓:提供農業技能培訓,鼓勵家庭或社區規模的種植。
- 建立應急分配機制
- 食物配給制度:設立緊急狀況下的糧食分配系統,確保公平分配。
- 智慧物流系統:利用科技實時監控糧食存量和需求,快速應對突發情況。
- 國際合作與援助
- 加強盟友支持:與美日等盟國合作,確保緊急援助渠道。
- 尋求國際聲援:在封鎖前通過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爭取援助支持。
- 心理戰與外交策略
- 對抗封鎖威脅:透過國際輿論壓力讓封鎖升級成本變高,迫使中共撤回封鎖。
- 維持國民士氣:加強對民眾的資訊透明與心理建設,避免恐慌與內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