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礎教育拓展與精進計畫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0年11月20日 (五) 17:06由丁志仁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計畫定位

  1. 是現行金融基礎教育推廣計畫的拓展與紥根,而不是取代現有的計畫。
  2. 其重心在建構新的金融基礎知能的「學習網絡」,讓人民除了從機構中學習之外,也兼「從網絡中學習」。

問題分析

經過十年的努力,金融基礎教育已達到發展的高原期,再往下走將面臨:斷代、斷頭、現有人才運用過度等三大問題。

一、斷代

最出色的核心推動人員,往往在四十歲左右或四十歲以上,而三十歲以下世代,或者是代理教師流動性大,或者與四十歲以上世代交集較少。往下走整個社群可能會越來越老,而且後繼不一定有人。

二、斷頭

目前可能整個「內容管理系統」並未平台化,其採用的 CMS 也沒有準永久性保存的考量,有一天平台會斷頭。

其次所有的資源尚未在 CC 授權上進行嚴格的過濾或管理,很快會跟政府其他的數位內容平台一樣:沒有人知鄉道可以對這些數位資源進行什麼程度的改做和利用,隨著時間過去,折舊程度增加,這些數位資源必然會日漸亡佚掉。

三、現有人才運用過度

根據 2020.11.20 上午研討,起碼參與研討的人員,對計畫當前的組力判斷為:

  1. 推動教師工作負擔過重
  2. 推動伙伴參與意願不足,招募不易
  3. 由於相關伙伴的出身與觀念差異不小,導致溝通不易
  4. 對現有教師的金融知能增能不易
  5. 學校和經費規畫難配合
  6. 現場流行的升學主義,讓學校內金融基礎教育難獲重視

其首要阻力即為「推動教師工作負擔過重」,所以推動人力的廣度與世代銜接皆須改善,才可能再走得更遠。

平台化界定與簡述

  1. 本文所稱的平台化,是指:以網際網路的資訊平台,去媒合特定社群的資源共享,以達到僅靠少量資源補注,即可使共享資源的質與量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以上,足以長期對抗折舊。
  2. 從三要素進行五點思考:
    1. 要素一:資源,對於某種「明確資源」的進行合作與共享。一般的譬喻是「水」。共享資源通常是「公共財」(某甲消費了,不會減損某乙的消費,如:知識、用過的舊品、閒置的資源)。
    2. 要素二:平台,有固定的域名或網址(URL),做為資源的集散地或媒合平台。一般的譬喻是「水缸」。
    3. 要素三:社群,在平台上合作創造資源與共享資源有長期的受益者。一般的譬喻是舀水來喝的人。
    4. 對抗折舊:合作與共享的好處大到一部分社群成員願意 maintain 平台, maintain 的強度足以對抗平台資源的自然折舊。一般的譬喻為「舀水補注水缸,使水量不致枯竭」。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可分為三種結果:
      • 超過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即會自動成長。
      • 約略抵消掉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以自我維持。
      • 略小於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否自我維持,就要看有沒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了。
    5. 補注:如果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無法完全抵消全部的折舊,但能抵消大部分的折舊,如果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也能長期維持。
    提議一個平台化項目,要一點一點地經過以上五點的檢核。如果通不過以上五點的檢核,那就要用「燒錢」的方法來推動,優先得考慮:燒的錢要從哪裡來?能燒多久?有沒有辦法在錢燒完之前將服務平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