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教育自造者培力: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以“=與 TFT 討論教育自造者培力= <p align=right>2019.4.29</p> 本日拜訪的目的: #請 TFT 擔任「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的贊助者。 #派人...”为内容创建页面)
 
五、共同服務說明
第 54 行: 第 54 行:
 
#網路資料櫃:支援組課共學並記錄典藏組課共學成果。
 
#網路資料櫃:支援組課共學並記錄典藏組課共學成果。
 
#已申請永豐銀行專戶,帳號:155-018-0002750-6,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振鐸學會。海星計畫的收支以專帳處理。
 
#已申請永豐銀行專戶,帳號:155-018-0002750-6,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振鐸學會。海星計畫的收支以專帳處理。
 +
==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傳統芻議==
 +
#教育自造者的成長應列我們的首要目的。
 +
#整個社群應維持學習資源與資訊的共享,讓社群成員平等取得。
 +
#我們之中的領袖只是受委託的僕人。
 +
#每一組別應是自治的,但影響到其他組別或整個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者為例外。
 +
#每一個組別應儘量自給自足。
 +
#每一個組別應儘量以工作圈模式維持分工的彈性,但服務中心可以雇用專門的工作人員。
 +
#組課共學應該是各組別重要的學習方式。
 +
#自主學習應該是各組別重視的學習風格。
 +
#任一組別不應認可或允許外界的機構使用「教育自造者培力」的名字,以免因為利益將我們推離首要目的。
 +
#我們的公共關係政策是建基於吸引新人參與,而非為了自我宣傳。
 +
 +
==各界友人的參與方式==
 +
===一、加入社群===
 +
報名參加任何一屆的培力,就能成為社群的一份子。而且參加之後,只要始終認同社群傳統,不聲明退出社群。就始終算是社群的一分子。
 +
 +
當然,參加培力的那一屆是要繳交公基金的。但之後的除非參加「跨屆組課共學」,分擔該堂組課共學的費用,沒有其他的費用負擔。
 +
 +
===二、擔任志工===
 +
一時間還沒來得及參加培力,但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願意在人生的某一階段過來幫忙,那就來當志工吧。志工只要來幫忙做事,根據工作圈自治原則,在其參與的工作範圍內,他的發言權和參與權跟群成員也是一樣的。
 +
 +
===三、贊助者===
 +
如果是團體或機構,我們很需要你們以贊助者的角色來參加這個計畫。贊助的管道和途徑如下:
 +
#選派團體或機構成員,以部分補助的方式請他參加培力。
 +
#上述成員可以當做團體或機構參與到社群的窗口。
 +
#上述成員可以提出「如何改善各派出團體現況的實踐計畫」,我們會在培力過程中,催熟、孵育這些實踐計畫。
 +
#對培力的各階段過程我們會和各贊助者保持溝通。
 +
#團體或機構可以對受培力學員提供「參訪」與「場域修練」的機會。
 +
#團體或機構可以對受培力學員時,提供各種達人的人脈,幫助學員進行組課。當然組課共學的主導權,仍然在學員手上。
 +
#參與組課典藏。
 +
#參與海星增殖。

2019年4月29日 (一) 15:58的修訂版本

與 TFT 討論教育自造者培力

2019.4.29

本日拜訪的目的:

  1. 請 TFT 擔任「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的贊助者。
  2. 派人報名參加 2019 年的海星培力。

2019年「教育自造者培力計畫」簡介

教育自造者培力計畫,簡稱:海星培力計畫

本計劃預計在2019~2020年間,為期一年培育兩組「教育自造者」,簡稱為:兩隻小海星。

一、小海星

  1. 每組小海星為15人,內含2位資深學習者(第0屆成員),13位社群新成員。兩組共4位資深學習者及26位社群新成員。
  2. 兩組需各選出:一老二新之三位小海星代表。

二、培力的目標

這種培力要造就教育工作者以下特質:

  1. 具有「自造精神」,習慣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
  2. 認為老師是資深學習者,同學是資淺學習者,雙方是合作共學的。兩者之間的「不對稱性」並不大。
  3. 自己有「組課共學」的經驗與能力,也認同同學們「組課共學」。
  4. 自己有「合作學習」的經驗與能力,也認同同學們「合作學習」。
  5. 對教育「見多識廣」,看過各色台灣新典範教育的場域實況。
  6. 有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膽識」。

三、年度計畫的七大階段

  1. 簡易面談——向報名者說明本社群與年度計畫:
    • 價值觀
    • 社群傳統
    • 培力計畫過程
    • 學員須要負擔的時間與金錢
    然後進行雙向選擇。
  2. 共識營——活動中選出兩組代表。
  3. 兩組代表共同議定:
    • 共同必修課:至少要有能提供「同屆成員大量互動」的討論課。
    • 共同選修課:其中「海星增殖計劃」一定要成課。
    • 共同服務課:如「組課共學協作」,不一定要成課。
    • 是否要有「課發會」,或是由「有必要時再開代表會議討論」來取代課發會的功能。
  4. 組課共學
    • 提供每位學員9000元,支持其組課的各種開支。
    • 每人必須開一門課,修三門課(含開課),三門課時數為:20hrs + 30hrs + 30hrs,共 80hrs 以上。
    • 需要有一門組課:「成果發表策畫」。
    • 組課可跨屆,配合個人帳制,但要維持一定的學習強度與密度。
  5. 場域修練:本項與組課共學兩個項目同步進行,一共八個月。
  6. 成果發表、組課典藏與學習履歷完成
  7. 海星增殖

四、費用規畫

  1. 每位學員繳交1.8萬元公積金,用以維運本屆計畫。
  2. 如申請並得到補助,補助金額算額外公積金,不影響計畫執行。

五、共同服務說明

  1. 域名:educationMaker.net 已先租賃一年。
  2. 建置網站(採實名制),在二十年內,可查詢學習履歷。
  3. 網路資料櫃:支援組課共學並記錄典藏組課共學成果。
  4. 已申請永豐銀行專戶,帳號:155-018-0002750-6,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振鐸學會。海星計畫的收支以專帳處理。

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傳統芻議

  1. 教育自造者的成長應列我們的首要目的。
  2. 整個社群應維持學習資源與資訊的共享,讓社群成員平等取得。
  3. 我們之中的領袖只是受委託的僕人。
  4. 每一組別應是自治的,但影響到其他組別或整個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者為例外。
  5. 每一個組別應儘量自給自足。
  6. 每一個組別應儘量以工作圈模式維持分工的彈性,但服務中心可以雇用專門的工作人員。
  7. 組課共學應該是各組別重要的學習方式。
  8. 自主學習應該是各組別重視的學習風格。
  9. 任一組別不應認可或允許外界的機構使用「教育自造者培力」的名字,以免因為利益將我們推離首要目的。
  10. 我們的公共關係政策是建基於吸引新人參與,而非為了自我宣傳。

各界友人的參與方式

一、加入社群

報名參加任何一屆的培力,就能成為社群的一份子。而且參加之後,只要始終認同社群傳統,不聲明退出社群。就始終算是社群的一分子。

當然,參加培力的那一屆是要繳交公基金的。但之後的除非參加「跨屆組課共學」,分擔該堂組課共學的費用,沒有其他的費用負擔。

二、擔任志工

一時間還沒來得及參加培力,但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願意在人生的某一階段過來幫忙,那就來當志工吧。志工只要來幫忙做事,根據工作圈自治原則,在其參與的工作範圍內,他的發言權和參與權跟群成員也是一樣的。

三、贊助者

如果是團體或機構,我們很需要你們以贊助者的角色來參加這個計畫。贊助的管道和途徑如下:

  1. 選派團體或機構成員,以部分補助的方式請他參加培力。
  2. 上述成員可以當做團體或機構參與到社群的窗口。
  3. 上述成員可以提出「如何改善各派出團體現況的實踐計畫」,我們會在培力過程中,催熟、孵育這些實踐計畫。
  4. 對培力的各階段過程我們會和各贊助者保持溝通。
  5. 團體或機構可以對受培力學員提供「參訪」與「場域修練」的機會。
  6. 團體或機構可以對受培力學員時,提供各種達人的人脈,幫助學員進行組課。當然組課共學的主導權,仍然在學員手上。
  7. 參與組課典藏。
  8. 參與海星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