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育的里程碑事件: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第 7 行: | 第 7 行: | ||
<tr> | <tr> | ||
<th style='padding:0 2pt'>1</th> | <th style='padding:0 2pt'>1</th> | ||
+ | <th>大學法修法</th> | ||
+ | <th> 1994 </th> | ||
+ | <th>大學教育<br/>改革促進會</th> | ||
+ | <td> | ||
+ | 謝長廷、賀德芬、王九逵、陳滌清、王顯達、<br/>劉源俊… | ||
+ | </td> | ||
+ | <td> | ||
+ | 1.由臺大、央大、成大、清華等教授成立促進會<br/> | ||
+ | 2.提出「教授建議案」11點,800位各校教師連署<br/> | ||
+ | 3.立院 1989.6.29 老委員支持政院版,甚至更保守<br/> | ||
+ | 4.1989.9.28 舉行大學法的遊行<br/> | ||
+ | 5.1993 年底完成三讀,1994 年元月公告實施 | ||
+ | </td> | ||
+ | <td> | ||
+ | 1.大學自法,校長遴選<br/> | ||
+ | 2.廢除大學共同必修學分表 | ||
+ | </td> | ||
+ | </tr> | ||
+ | <tr> | ||
+ | <th>2</th> | ||
<th>四一○遊行</th> | <th>四一○遊行</th> | ||
<th>1994</th> | <th>1994</th> | ||
第 26 行: | 第 46 行: | ||
</tr> | </tr> | ||
<tr> | <tr> | ||
− | <th rowspan=2> | + | <th rowspan=2>3</th> |
<th rowspan=2>行政院教育改<br/>革審議委員會</th> | <th rowspan=2>行政院教育改<br/>革審議委員會</th> | ||
<th rowspan=2> 1994<br/>~1996 </th> | <th rowspan=2> 1994<br/>~1996 </th> | ||
第 49 行: | 第 69 行: | ||
</tr> | </tr> | ||
<tr> | <tr> | ||
− | <th> | + | <th>4</th> |
<th>家長會法治化</th> | <th>家長會法治化</th> | ||
<th> 1994 </th> | <th> 1994 </th> | ||
第 66 行: | 第 86 行: | ||
2.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通過<br/> | 2.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通過<br/> | ||
3.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法難有進展 | 3.家長參與教育事務法難有進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d> | </td> | ||
</tr> | </tr> |
2024年7月19日 (五) 07:12的修訂版本
教育社運是臺灣社運的一部分,目標是走向政治民主化、社會多元化。
每次教育社運中的里程碑事件都會帶動巨大的改變風口,過去四十年,這樣的里程碑約只出現十二次左右,如今第十三次正在發生。詳情請見下表:
事件 | 年份 | 運作機構 | 重要參與者 | 簡述 | 影響 | |
---|---|---|---|---|---|---|
1 | 大學法修法 | 1994 | 大學教育 改革促進會 |
謝長廷、賀德芬、王九逵、陳滌清、王顯達、 |
1.由臺大、央大、成大、清華等教授成立促進會 |
1.大學自法,校長遴選 |
2 | 四一○遊行 | 1994 | 遊行籌 備團隊 人本教育 基金會 |
黃武雄等 |
台灣民間團體於 1994.4.10 發起大遊行活動,並 |
1. 促成政府成立行政院教改會 |
3 | 行政院教育改 革審議委員會 |
1994 ~1996 |
審議委員會 |
李遠哲、劉兆玄、林清江、黃榮村、曾憲政 |
摩仿日本臨教審,1994年9月21日於行政院成立為期 |
1. 使教育改革成為官方立場 |
聯絡人系統 | 曾憲政 | |||||
4 | 家長會法治化 | 1994 | 主婦聯盟 |
李美玲、竺鳳鳳、劉雲英、呂美鸞、萬佩萱 |
主婦聯盟教育委員會推動,起草「台北市中小學學生 |
1.之後台灣各級家長團體紛紛成立 |
5 | 師資改革 | 1989 ~1995 ~1999 |
振鐸學會 教師人權 促進會 |
謝長廷、丁志仁、石文傑、吳忠泰、張輝山、 |
1.大法官 308 號解釋(1992)公立學校教師不適用公 |
1.公教分途 |
6 | 課程改革I | 1999 | 振鐸學會 教師人權 促進會 |
翁金珠、彭百顯、李慶華、丁志仁… |
一、1989年5月民間第一次參與國家課程標準討論。 |
1.結束統編本教科書 |
7 | 教育基本法 | 1999 | 四一○ 教改聯盟 人本教育 基金會 |
翁金珠、朱惠良、范巽綠、林政則、蔡璧煌、 |
1.確立人民為教育權之主體,「學習權」置於「受教 |
1.開啟 2014 年實驗教育三法立法 |
8 | 社大成立 並發展 |
1998~ | 人本教育 基金會 社區大學 全國促進會 |
黃武雄、陳水扁、顧忠華、蔡傳暉、林孝信、 |
1.1998年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設立 |
1.普及平價的終身學習 |
9 | 教育經費編 列與管理法 |
2000 | 人本教育 基金會 四一○ 教改聯盟 中華民國教 育改革協會 全國教師會 促進會 927搶救教科 文行動連線 600個 教育團體 |
眾教育團體負責人、劉進興、李慶安、朱惠良 |
1.1995年民間即著手起草《教育經費管理法》 |
1.教育經費平均每 4.4 年將增加約 1000 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