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與十二年國教的下一步: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10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一個 NGO 最珍稀的資源是:高階人力的注意力
+
#一個 NGO 最珍稀的資源是:此 NGO 高階人力的注意力。
#要長期維持一個 NGO 高階人力的注意力在某一個專案上,就一定會是這個專案的長期願景和這個 NGO 的本質有高度的交集。<br/>不然理事長換人、重要助理更迭,這個專案就會中輟。顧問們的興趣與投入都只是一時的,顧問們一轉身,就會去忙各自自己的事情了。<br/>考量「社大與十二年國教」這個專案,與社大全促會這個 NGO 的本質,兩者可能在以下方面出現高度的交集:
+
#要長期維持一個 NGO 高階人力的注意力在某一個專案上,就一定會是這個專案的長期願景和這個 NGO 的本質有高度的交集。<br/>不然理事長換人、重要助理更迭,這個專案就會中輟。顧問們的興趣與投入都只是一時的,顧問們一轉身,就會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了。<br/>考量「社大與十二年國教」這個專案,與社大全促會這個 NGO 的本質,兩者可能在以下方面出現高度的交集:
 
##「群學」的發展:「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能為社大發展出更進步的群學模式。
 
##「群學」的發展:「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能為社大發展出更進步的群學模式。
##「自主學習」:透過實施「社大與十二年國教」,社大能將「自主學習」這個元素加入終身學習的日常推動中。
+
##「自主學習」:透過參與「社大與十二年國教」專案,社大能將「自主學習」這個元素加入終身學習的日常推動中。
 
##「終身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以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為起點,社大進一步發展出「終身學習歷程檔案系統」,成為新一代終身學習的有用工具。
 
##「終身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以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為起點,社大進一步發展出「終身學習歷程檔案系統」,成為新一代終身學習的有用工具。
#「社大與十二年國教」專案的本質是:橋接「體制學校」、「實驗教育」、「終身學習」,這三者的本質不同,未來十年可能的發展也極為不同。「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要能論述這三種「為何是可橋接的?」並找到橋接這三者的可能方向,並且有一些執行的案例,讓大家看到這三者真的是可橋接的。
+
#「社大與十二年國教」專案的本質是:橋接「體制學校」、「實驗教育」、「終身學習」,這三者的本質不同,未來十年可能的發展也極為不同。「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要能論述這三種學習系統「為何是可橋接的?」並找到橋接這三者的可能方向,且有一些執行的案例,讓大家看到這三者真的是可橋接的。在此之前,此專案的核心人員要能對這三種學習系統,發展出準確的洞見。
#如果不是要尋求「華麗的轉身」,而是要把橋接「體制學校」、「實驗教育」、「終身學習」當作重要且長期的使命,就必須以之前的成果為本錢,找到比目前動機更強的志願軍,包括:內部的志願軍(如 5 個見到挖坑會跳下去老伙伴),外部的新盟軍(企業與其他部會、地方政府)。接受教育部委辦,派公差給種籽社大,只能成就到目前的水準。
+
#如果不是要尋求「華麗的轉身」,而是要把「開門辦教育」(橋接「體制學校」、「實驗教育」、「終身學習」)當作重要且長期的使命,就必須以之前的成果為本錢,找到比目前動機更強的志願軍,聚集他們生成一個小小生態系。包括:內部的志願軍(如 5 個見到挖坑會跳下去老伙伴),外部的新盟軍(企業與其他部會、地方政府)。<br/>接受教育部委辦,派公差給種籽社大,只能成就到目前的水準。
#擘畫下一階段之前,要先找出未來可行的平台項目。平台的槪念是一個「水缸」:
+
#擘畫下一階段之前,要先找出未來可行的平台項目。平台的槪念是一個「水缸」,由以下要素構成:
##資源:關於某種「明確資源」的合作與共享。即「水」,通常是「公共財」(某甲消費了,不會減損某乙的消費)。
+
{{:平台化/界定}}
##平台:有固定的域名或網址(URL),做為資源的集散地或媒合平台。即「水缸」。
+
##社群:有長期的受益者。即舀水來喝的人。
+
##對抗折舊:合作與共享的好處大到一部分社群成員願意 maintain 平台, maintain 的強度足以對抗平台資源的自然折舊。即舀水補注水缸,使水量不致枯竭。
+

2020年8月24日 (一) 17:46的最新修訂版本

  1. 一個 NGO 最珍稀的資源是:此 NGO 高階人力的注意力。
  2. 要長期維持一個 NGO 高階人力的注意力在某一個專案上,就一定會是這個專案的長期願景和這個 NGO 的本質有高度的交集。
    不然理事長換人、重要助理更迭,這個專案就會中輟。顧問們的興趣與投入都只是一時的,顧問們一轉身,就會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考量「社大與十二年國教」這個專案,與社大全促會這個 NGO 的本質,兩者可能在以下方面出現高度的交集:
    1. 「群學」的發展:「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能為社大發展出更進步的群學模式。
    2. 「自主學習」:透過參與「社大與十二年國教」專案,社大能將「自主學習」這個元素加入終身學習的日常推動中。
    3. 「終身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以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為起點,社大進一步發展出「終身學習歷程檔案系統」,成為新一代終身學習的有用工具。
  3. 「社大與十二年國教」專案的本質是:橋接「體制學校」、「實驗教育」、「終身學習」,這三者的本質不同,未來十年可能的發展也極為不同。「社大與十二年國教」要能論述這三種學習系統「為何是可橋接的?」並找到橋接這三者的可能方向,且有一些執行的案例,讓大家看到這三者真的是可橋接的。在此之前,此專案的核心人員要能對這三種學習系統,發展出準確的洞見。
  4. 如果不是要尋求「華麗的轉身」,而是要把「開門辦教育」(橋接「體制學校」、「實驗教育」、「終身學習」)當作重要且長期的使命,就必須以之前的成果為本錢,找到比目前動機更強的志願軍,聚集他們生成一個小小生態系。包括:內部的志願軍(如 5 個見到挖坑會跳下去老伙伴),外部的新盟軍(企業與其他部會、地方政府)。
    接受教育部委辦,派公差給種籽社大,只能成就到目前的水準。
  5. 擘畫下一階段之前,要先找出未來可行的平台項目。平台的槪念是一個「水缸」,由以下要素構成:
  6. 本文所稱的平台化,是指:以網際網路的資訊平台,去媒合特定社群的資源共享,以達到僅靠少量資源補注,即可使共享資源的質與量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以上,足以長期對抗折舊。
  7. 從三要素進行五點思考:
    1. 要素一:資源,對於某種「明確資源」的進行合作與共享。一般的譬喻是「水」。共享資源通常是「公共財」(某甲消費了,不會減損某乙的消費,如:知識、用過的舊品、閒置的資源)。
    2. 要素二:平台,有固定的域名或網址(URL),做為資源的集散地或媒合平台。一般的譬喻是「水缸」。
    3. 要素三:社群,在平台上合作創造資源與共享資源有長期的受益者。一般的譬喻是舀水來喝的人。
    4. 對抗折舊:合作與共享的好處大到一部分社群成員願意 maintain 平台, maintain 的強度足以對抗平台資源的自然折舊。一般的譬喻為「舀水補注水缸,使水量不致枯竭」。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可分為三種結果:
      • 超過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即會自動成長。
      • 約略抵消掉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以自我維持。
      • 略小於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否自我維持,就要看有沒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了。
    5. 補注:如果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無法完全抵消全部的折舊,但能抵消大部分的折舊,如果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也能長期維持。
    提議一個平台化項目,要一點一點地經過以上五點的檢核。如果通不過以上五點的檢核,那就要用「燒錢」的方法來推動,優先得考慮:燒的錢要從哪裡來?能燒多久?有沒有辦法在錢燒完之前將服務平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