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合作倡議工作近覽: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論述與實踐) |
(→2021均優) |
||
第 59 行: | 第 59 行: | ||
===2021均優=== | ===2021均優=== | ||
− | + | {{:均優學習論壇十年}} | |
</div> | </div> | ||
2020年5月12日 (二) 11:58的修訂版本
- 海星培力
- 機構辦學
- 均優
- 部分班級
- 學前教育公共化
- 全民科學平台
- 募款
- 約林佑哲、吳忠泰,佐以吳錦秀、周玉靜
目錄
海星培力
政大三梯
論述與實踐
第一次上課回應小組
第二次卜課回應小組
「當代適應」主題備課
「教育中商業與公共的份際」主題備課
教育典範資源池
有用的座右銘
機構辦學
2020.5.6
一、給人看什麼?
- 基本款DM:鈴諭
- 網站:自學社群、FB公開社團
- 顯著露出
- 社群軟體
- 登記面談
- 談談:雅敏、士賢
二、給誰看?
- 實驗教育需求家長、同學
- 潛在夥伴
- 同行友人
- 區域:宜蘭、北北基、桃園
三、工讀學生、家長志工
東諭、又懿、鈞祺、May
四、結盟友軍
新生登記面談表
均優
2020均優
2021均優
日期 | 舉辦地點 | 主題 | 重要教育倡議 | |
---|---|---|---|---|
1 | 2010.6.11~13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打造國民學習路徑圖 | 推動十二年國教;財劃法修法; 兩岸三地課程改革交流 |
2 | 2011.6.10~12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教育要行動,台灣大不同 | 推動十二年國教;福留子孫; |
3 | 2012.4.27~29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為教育打底,釋放國民潛能 | 立法保障實驗教育 |
4 | 2013.4.26~28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成就課程教學的公共化 | 教育共創共享 |
5 | 2014.4.25~27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開創教育,教育開創 | 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 財劃法修法;課程治理中立 |
6 | 2015.5.1~3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教育的自造者,自造者的教育 | 自造教育的新典範;Maker |
7 | 2016.5.6~8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整合社會力量,深化教育轉型 | 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 實驗教育發展 |
8 | 2017.6.9~11 | 國家教育研究院三峽院區 | 今日實驗教育與明日公共教育 | 三大橋接 |
9 | 2018.5.25~27 | 國家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 | 今日實驗教育與明日公共教育 | 四大橋接; 5%+5% 願景; 跨校選修;學前教育公共化 |
10 | 2019.4.20~22 | 國家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 | 今日實驗教育與明日公共教育 | 學前教育公共化;海星培力; 青年學習分享;當代適應; 部分班級辦理實驗教育修法 |
上表是過去十年均優學習論壇的簡介。每年均優學習論壇都會有不少倡議,只要願意多年地持續進行推動,其中許多倡議,最後都會實現。
除了作為溫養各種教育倡議苗圃的功能外,均優學習論壇還扮演兩個重要的角色:
- 台灣教育界跨區塊交流的平台。
- 台灣教育社運中「均優派」的主要政策陣地。
預約下一個十年
今天的「均優學習論壇」是十年前一群有心的教育人,立志要改變華人「做不好累積」的毛病,許諾:「要就至少舉辦十年」的論壇。難得的是我們也確實完整的保存了十年來的議程資料、議程人員資料。從均優的十年軌跡,我們大約可以看出台灣過去十年教育界都在幹些什麼。
但是「2020年的台灣並不需要2010年設計的『均優學習論壇』」,如果不能吸納新一代的年輕人,做出符合時代特性的調整,那麼「均優學習論壇」應該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不必繼續存在下去。
以下是我們想到至少應該去做的幾件事:
- 「更屬於年輕人」與「走向集體領導」:從今年「青年學習分享」多達 14 個議程,就可看出台灣的年輕人膽識遠勝十年之前。只有年輕人能打造出符合年輕人的論壇,所以優先要務是將均優學習論壇的承辦責任、技術與人脈,交給年輕人集體領導。
- 社群化:在平時就支持與均優學習論壇相關的倡議,成立社群。讓每年的論壇成為各相關社群,相互激盪與交流的場合。而且運用社群媒體,去當作相關社群之間的聯絡工具。
- 當代適應:主動在議程當中多討論當代適應的相關課題。這也是台灣教育之中,最需要儘快補充進來的元素。
- 不變之處:提供台灣教育界「跨區塊」交流的場合;擔任台灣教育界「均優派」的最大政策陣地,這兩點盼莫改變。直到現在,台灣還是有龐大的勢力在阻隢大學多元取才,希望台灣教育能回到「金字塔化」的過去。我們不能只在同溫層中取曖,應該依以往的節奏,不斷推進「改變政策現狀」,讓既得利益難以依附在舊的現狀之上。
所以今年開始號召大家來組建「均優學習論壇2.0小組」,像十年前那群有心的教育人一樣,開始擘畫屬於下一個世代的均優學習論壇。
如果「均優學習論壇2.0小組」號召不起來呢?那代表這個論壇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下一個階段的台灣,不再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