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包圍台灣怎麼辦?/怎麼因應中共包圍台灣?/糧食安全: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ChatGPT回應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23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中共包圍台灣怎麼辦?]]
 
[[分類:中共包圍台灣怎麼辦?]]
 +
==文章內容==
 +
<table style='border:none' align=right><tr><th style='border:none'><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跨校選修/204/課次3/糧食安全-農民直銷站.jpg' width=400 height=300 /></th></tr><tr><th>建立農民直銷站,鼓勵購買在地農產品(引用自 farmerstation.tw)</th></tr></table>
 
*根據農業部之前的一份報告,2023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降至30.3%,為18年來最低水平。
 
*根據農業部之前的一份報告,2023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降至30.3%,為18年來最低水平。
 
*2024年10月22日農業部在向立法院提交的一份有關應對中共封鎖的準備工作報告中說,該部已按照法律要求,確保大米庫存超過三個月的水平,並在全台範圍內儲存食品供應,以「降低攻擊風險」。
 
*2024年10月22日農業部在向立法院提交的一份有關應對中共封鎖的準備工作報告中說,該部已按照法律要求,確保大米庫存超過三個月的水平,並在全台範圍內儲存食品供應,以「降低攻擊風險」。
第 7 行: 第 9 行:
 
#並使用更多池塘進行水產養殖。農業部表示,在不允許海上捕魚的情況下,島上的魚飼料庫存將足以支持超過三個月的池塘捕魚。
 
#並使用更多池塘進行水產養殖。農業部表示,在不允許海上捕魚的情況下,島上的魚飼料庫存將足以支持超過三個月的池塘捕魚。
 
#針對戰時糧食計劃,該部還計劃成立一個工作小組,每月對島上的糧食資源進行庫存盤點,以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針對戰時糧食計劃,該部還計劃成立一個工作小組,每月對島上的糧食資源進行庫存盤點,以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2024年10月22日國防部長顧立雄中共近年持續對台進行侵擾,甚至發動圍台軍演封控台灣,為因應解放軍襲擾,國防部表示,國軍除賡續強化作戰整備,以達「備戰方能避戰」之目標外,持續協力各部會厚植全社會防衛韌性,如加強戰略物資儲備,輔導種植甘藷等厚植糧食自主量能,完備數位通訊網絡並提升醫療救護韌性等。
+
*2024年5月前農業部長陳吉仲於《豐年雜誌》撰文表示,為因應國際局勢變化及天災,台灣必須:
 +
#確保國內重要農業生產要素,達半年以上的安全庫存量。包括:化學肥料所需的氮、磷、鉀;大宗穀物的黃豆、小麥、玉米等,以及種子、化學農藥、動物疫苗等,都必須建立安全庫存量,並且透過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安全存量都能執行到位。
 +
#掌握農業生產情況及貿易調節。如豬肉,雖九成自給,一旦發現供應吃緊,便會啟動進口。
 +
#加強國內農產品安全庫存量的建置。目前僅有稻米有三個月庫存的法律規範,其他如肉品水產品等農業部門亦建立三個月庫存的機制,並將蔬菜滾動倉儲機制擴大到全年實施。
 +
#保護農地以維持潛在糧食自給率。緊急時要將所有休耕地,或者是未完全耕作的土地,投入生產利用。如此可將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由平時的三成提升到六成。
 +
#消費本土農產,就是支持糧食自給。具體措施包括推動進口替代作物的生產、完整的產品標示、消費者購買在地農產品、餐廳推動使用在地食材、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等。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邀請及相關部會明天報告「針對解放軍未來可能透過『灰色地帶戰術』和『蟒蛇戰略』對台灣封鎖之國安危機及如何確保關鍵物資自主、關鍵產業、基礎設施、能源自主、民生物資、糧食安全及醫療物資供應無虞之應處作為」,並備質詢。書面報告今(22)日送抵立委國會辦公室。
+
==ChatGPT回應==
 
+
<table style='border:none' align=right><tr><th style='border:none'><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跨校選修/204/課次3/糧食安全_垂直農場.jpg' width=400 height=266 /></th></tr><tr><th>都市農業中的垂直農場(引用自 plataformahidroponia.com)</th></tr></table>
國防部報告指出,中共近年運用心理、輿論及認知作戰等複合式手段,進行灰色地帶襲擾;輔以其內國法妄圖合理化對我海域執法正當性,期達其「台海內水化、台灣內政化」目標,混淆國際社會對台灣主權認知,並試圖削弱我軍民士氣。今年以來,中共更藉「聯合利劍-2024A、B」等針對性圍台軍演,破壞台海區域和平穩定。
+
*問題輸入:你是一個戰爭專家,請告訴我台灣如果被中共封鎖,應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
*回答
厚植全社會防衛韌性 通訊備援、糧食自主成重點
+
#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
 
+
#*擴大農業生產:利用可耕地種植高產量和耐儲存的主糧作物,如稻米、玉米和馬鈴薯。
針對跨部會整備狀況,國防部表示,全民防衛動員署(全動署)成立後,依《全民防衛動員署組織法》第7條規範,於2022年2月呈報行政院核定,建立各部會定期至全動署合署作業機制,包括檢討「戰略物資囤儲」、「糧食多元自主」、「通訊備援韌性」及「醫療量能整備」等議題。迄今,各部會相關韌性計畫陸續奉行政院核定,並納入各年度預算編列及執行。
+
#*鼓勵都市農業:利用城市空間發展屋頂農業、垂直農場和社區花園,增加食物供應來源。
 
+
#*推廣高效灌溉技術:如滴灌和雨水收集,以提高農業效率。
在加強戰略物資囤儲部分,國防部指出,我國石油及天然氣等能源多仰賴進口,經濟部已規劃「增建儲存設備」、「分散運補地點」及「加強調度彈性」等措施,另透過分散、強固及防衛等作為,強化電網韌性、也針對水資源之戰備需求實施擴充,以增進緊急供水調度能力。
+
#建立糧食儲備體系
 
+
#*擴充糧倉:增加穀物、油脂和其他基本食品的儲存容量,確保至少6個月至1年的儲備。
厚植糧食自主量能方面,國防部說明,農業部依法建立稻米安全存量,每月定期盤點儲備情形,並採分散囤儲方式,分囤於全國公糧倉庫,另為擴大雜糧供應量能,採取輔導種植甘藷等作物,提高國產糧食供應率,確保遭封鎖時持續滿足生存所需。
+
#*多樣化儲存內容:包括乾燥食品、罐頭食品和冷凍食品,確保多種營養來源。
 
+
#*定期更新儲備:避免食品因長期儲存而損壞。
至於完備數位通訊網絡,國防部則說,我國國際通訊以聯外海纜為主,如海纜遭受破壞,將嚴重影響行政機關運作及指揮管制效能,數位部已推動「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及「支持數位韌性之跨業者行動網路接取驗證」等計畫,強化網路備援,俾於緊急狀態時,有效維繫國內外訊息傳遞。
+
#分散供應鏈風險
 
+
#*多元化進口來源:在封鎖前確保與不同地區(如東南亞、澳洲)的供應鏈合作。
提升醫療救護韌性方面,國防部指出,為因應平時可能大量傷患處置,並預應戰傷醫療需求,衛福部整合消防署及國防部軍醫局,今年起推動國家醫療整備計畫,提升台灣大量傷患及戰傷醫療應處韌性,強化醫事人員救護技能。
+
#*突破封鎖運輸:利用小型船隻、無人機或潛艇等方式秘密輸送必要物資。
 
+
#強化食品加工與替代技術
強化實兵演習驗證部分,國防部表示,各部會除擬定各項韌性整備計畫外,為熟悉應變措施及持續發展未來策進方向,也透過年度實兵演習,交叉驗證計畫成果,包括辦理油氣、電力、給水、糧食及大量傷病患救護等演練,以有助滾動修正及研擬次一階段韌性精進方案。
+
#*推動加工食品:提高糧食加工技術,將原料轉化為更耐儲存的食品。
 +
#*發展替代食品:推廣微藻、昆蟲蛋白和人造肉等高效糧食來源。
 +
#社會動員與教育
 +
#*糧食節約運動:透過宣傳減少浪費,推廣以最低成本烹調的食譜。
 +
#*家庭儲糧指導:指導民眾如何儲存與管理家庭糧食儲備。
 +
#*自給自足培訓:提供農業技能培訓,鼓勵家庭或社區規模的種植。
 +
#建立應急分配機制
 +
#*食物配給制度:設立緊急狀況下的糧食分配系統,確保公平分配。
 +
#*智慧物流系統:利用科技實時監控糧食存量和需求,快速應對突發情況。
 +
#國際合作與援助
 +
#*加強盟友支持:與美日等盟國合作,確保緊急援助渠道。
 +
#*尋求國際聲援:在封鎖前通過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爭取援助支持。
 +
#心理戰與外交策略
 +
#*對抗封鎖威脅:透過國際輿論壓力讓封鎖升級成本變高,迫使中共撤回封鎖。
 +
#*維持國民士氣:加強對民眾的資訊透明與心理建設,避免恐慌與內部分裂。

2025年1月7日 (二) 13:57的最新修訂版本

文章內容

建立農民直銷站,鼓勵購買在地農產品(引用自 farmerstation.tw)
  • 根據農業部之前的一份報告,2023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降至30.3%,為18年來最低水平。
  • 2024年10月22日農業部在向立法院提交的一份有關應對中共封鎖的準備工作報告中說,該部已按照法律要求,確保大米庫存超過三個月的水平,並在全台範圍內儲存食品供應,以「降低攻擊風險」。
  1. 農業部表示,台灣目前的大米庫存足以支持全台至少七個月的需求
  2. 並且正在通過全台供應站制定大米配給計劃,以防發生食品危機。該部還說,在封鎖期間,更多的農田將被用來種植水稻。
  3. 還將優先種植地瓜、大豆和新鮮蔬菜。
  4. 並使用更多池塘進行水產養殖。農業部表示,在不允許海上捕魚的情況下,島上的魚飼料庫存將足以支持超過三個月的池塘捕魚。
  5. 針對戰時糧食計劃,該部還計劃成立一個工作小組,每月對島上的糧食資源進行庫存盤點,以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 2024年5月前農業部長陳吉仲於《豐年雜誌》撰文表示,為因應國際局勢變化及天災,台灣必須:
  1. 確保國內重要農業生產要素,達半年以上的安全庫存量。包括:化學肥料所需的氮、磷、鉀;大宗穀物的黃豆、小麥、玉米等,以及種子、化學農藥、動物疫苗等,都必須建立安全庫存量,並且透過相關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安全存量都能執行到位。
  2. 掌握農業生產情況及貿易調節。如豬肉,雖九成自給,一旦發現供應吃緊,便會啟動進口。
  3. 加強國內農產品安全庫存量的建置。目前僅有稻米有三個月庫存的法律規範,其他如肉品水產品等農業部門亦建立三個月庫存的機制,並將蔬菜滾動倉儲機制擴大到全年實施。
  4. 保護農地以維持潛在糧食自給率。緊急時要將所有休耕地,或者是未完全耕作的土地,投入生產利用。如此可將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由平時的三成提升到六成。
  5. 消費本土農產,就是支持糧食自給。具體措施包括推動進口替代作物的生產、完整的產品標示、消費者購買在地農產品、餐廳推動使用在地食材、學校午餐使用在地食材等。

ChatGPT回應

都市農業中的垂直農場(引用自 plataformahidroponia.com)
  • 問題輸入:你是一個戰爭專家,請告訴我台灣如果被中共封鎖,應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 回答
  1. 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
    • 擴大農業生產:利用可耕地種植高產量和耐儲存的主糧作物,如稻米、玉米和馬鈴薯。
    • 鼓勵都市農業:利用城市空間發展屋頂農業、垂直農場和社區花園,增加食物供應來源。
    • 推廣高效灌溉技術:如滴灌和雨水收集,以提高農業效率。
  2. 建立糧食儲備體系
    • 擴充糧倉:增加穀物、油脂和其他基本食品的儲存容量,確保至少6個月至1年的儲備。
    • 多樣化儲存內容:包括乾燥食品、罐頭食品和冷凍食品,確保多種營養來源。
    • 定期更新儲備:避免食品因長期儲存而損壞。
  3. 分散供應鏈風險
    • 多元化進口來源:在封鎖前確保與不同地區(如東南亞、澳洲)的供應鏈合作。
    • 突破封鎖運輸:利用小型船隻、無人機或潛艇等方式秘密輸送必要物資。
  4. 強化食品加工與替代技術
    • 推動加工食品:提高糧食加工技術,將原料轉化為更耐儲存的食品。
    • 發展替代食品:推廣微藻、昆蟲蛋白和人造肉等高效糧食來源。
  5. 社會動員與教育
    • 糧食節約運動:透過宣傳減少浪費,推廣以最低成本烹調的食譜。
    • 家庭儲糧指導:指導民眾如何儲存與管理家庭糧食儲備。
    • 自給自足培訓:提供農業技能培訓,鼓勵家庭或社區規模的種植。
  6. 建立應急分配機制
    • 食物配給制度:設立緊急狀況下的糧食分配系統,確保公平分配。
    • 智慧物流系統:利用科技實時監控糧食存量和需求,快速應對突發情況。
  7. 國際合作與援助
    • 加強盟友支持:與美日等盟國合作,確保緊急援助渠道。
    • 尋求國際聲援:在封鎖前通過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爭取援助支持。
  8. 心理戰與外交策略
    • 對抗封鎖威脅:透過國際輿論壓力讓封鎖升級成本變高,迫使中共撤回封鎖。
    • 維持國民士氣:加強對民眾的資訊透明與心理建設,避免恐慌與內部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