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再公共化聯盟/記者會/20230928: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學習五要領) |
(→教育類型)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分類:自主學習]] | [[分類:自主學習]] | ||
− | |||
− | |||
− | |||
− | |||
− | |||
==四大網絡學習== | ==四大網絡學習== | ||
伊利希(I.Illich) | 伊利希(I.Illich) |
2023年8月16日 (三) 15:12的修訂版本
四大網絡學習
伊利希(I.Illich) 伊利希以為社會制度化下的教育,使個人與環境交往的關係,走上了被動、消極及過度的依賴制度。 非學校教育(deschooling): 乃是不要將個人的學習活動,過分地依附於社會機構或社會組織或學校。讓生活在社會中的個人,重新建立起個 人與環境間的新教育關係。 伊利希強調非正規教育,即將個人所接受的教育,希望能由下列四種方式滿足之;
- 提供資料服務;將學習的資料不要完全交由學校提供;個人可以從圖書館、實驗室、農場、演示室取得。
- 交換技術、技能;社會中有意願提供技術者,開列其名單、項目、條件、地址,使有意學習者可以前往學習。
- 共同學習者的組合,形成合作性的學習伙伴。
- 教育人員提供服務;開於教育人員服務之名單、項目、條件、場所,以備有意者接洽。
伊利希的構想是減少人們對正規學校教育的依賴性,藉此喚醒人們一個應有的認識:即自動、自發的學習,遠勝過學校教師強迫的教學方式。另外,值得注意的 是在本書內容中,伊利希多次提到學校教育中尚蘊涵著「潛在課程」。伊利希不希望大量投資的公共教育經費,竟收不到預期的成效。顯然,正規學校教育是否為最 佳學習的教育制度,已經成為人們需要省思的一個重大問題。
三大經濟方式
- 市場經濟
- 共享經濟,閒置資源、網路平台、使用者社群
- 自造經濟,產消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