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再公共化聯盟/敬邀您共同關切: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策略(自2023.04起)
以 10 個左右小組為倡議主體:
 
(未顯示3位用戶所作出之21次版本)
第 26 行: 第 26 行:
  
 
而在具體的主張方向,聯盟最關心的議題共有五項:
 
而在具體的主張方向,聯盟最關心的議題共有五項:
===一、以適當立法因應新生兒縮減潮===
 
包含:
 
#修改《教育編列與管理法》增加「中央教育發展基金」的法源。
 
#將地方上的高中、國中、國小編組成一個一個的網絡,網絡中的國小沒有生源了,就改組其為網絡中的某種「學習中心」。
 
#建立新的「教育基本需求設算框架」,將自主學習納入教育的基本需求。
 
#將台灣目前的課綱改成「軟性課綱」。
 
 
===二、學前教育公共化===
 
對照法國,以台灣目前政府學前教育的支出的成長速度,很快就能達到法國學前教育公共服務的水準;只是台灣目前是將學前教育當成一個商品市場,將國庫的錢以「教育券」的形式,挹注這個商品市場。
 
 
我們希望在「尊重業者的經營選擇」與「維持多元的幼兒教育生態」兩個前題之下,政府以「中央教育發展基金」支撐學前教育在台灣成為一項「公共服務」,在任何鄉、鎮、地區都能平價取得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而且隨家庭收入越低,得到的津貼越高。藉此緩解少子化、增加婦女勞參、增進中低收入家庭脫貧。
 
<br style='page-break-before:always' />
 
 
===三、自主學習公共化===
 
重要的子議題包含:
 
====(一)各級學校導入自主學習課程泡泡====
 
====(二)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
 
====(三)家長參與教育事務====
 
 
===四、終身學習公共化===
 
'''終身學習公共化'''將以下三點帶向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而且要由教育再擴大到其他的政事別領域:
 
#符應全球的共同趨勢:終身學習的功能與重要性越來越提高。社會投入的資源也在增加。
 
#台灣的終身學習不能走向全面商品化,要有一定的比例是一種公共服務。
 
#社區大學系統,本身即是公共性相當高的學習提供網絡。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d/終身學習公共化三區塊示意圖.svg' width='320' height='160' style='margin-left:10pt;'/></div>
 
具體的作法:
 
#開發新的對青年'''即應用'''的學習區塊。這一塊雖然政府已提供大量免費學習資源,但顯然未能滿足(有原因),才會使得針對青年的商業學習廣告如此迅猛。
 
#對大齡國民的終身學習帶有休閑或社交性質並沒有關係,只要能達成黏合大齡國民成群,讓還沒那麼大齡的國民有機會照顧更為大齡的國民即可。全世界都在這樣做。
 
#對所有年段的終身學習,都須提供迭代節奏更快的「通識性質」的學習機會。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上方右圖是由 chatGPT 打草稿,丁丁在十分鐘以內做好的。
 
 
 
對社大來說:
 
#是一次跨社大連結青年工作人員、青年講師、青年學員的機會。
 
#也是一次再去觸及台灣社會其他青年社運社群的機會。
 
 
===五、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
 
要處理的課題包括:
 
 
(一)加課資本利得稅,租稅負擔率恢復到 18%
 
 
(二)發展全民國防教育
 
 
(三)居住正義
 
 
(四)長輩長期照護
 
 
(五)公共托育
 
 
(六)學校教育改革
 
 
<mwdetails><summary>(七)終身彈性學習</summary>
 
舉隅一些可以讓青年人去打開的空間,而且其中有不少可以和大學合作:
 
<table class=nicetable>
 
<tr><th colspan=2></th><th>終身學習節點</th><th>政大實驗學院</th></tr>
 
<tr><th rowspan=7>即<br/>應<br/>用</th><th>★不歪樓理財</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手機攝影</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WEB 3.0(一)</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手機拆解<br/>與簡易維修</th><th>✔</th><th></th></tr>
 
<tr><th>跨境電商</th><th>✔</th><th></th></tr>
 
<tr><th>新農業</th><th>✔</th><th></th></tr>
 
<tr><th>新漁業</th><th>✔</th><th></th></tr>
 
<tr><th rowspan=6>福<br/>留<br/>台<br/>灣<br/>子<br/>孫</th><th>★全民國防</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永續環境<br/>河川治理</th><th colspan=2></th></tr>
 
<tr><th>☆未定向青年<br/>與自主學習</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台灣地熱<br/>與黑潮</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在地區域電網</th><th>✔</th><th></th></tr>
 
<tr><th>同村共養教育</th><th>✔</th><th></th></tr>
 
<tr><th rowspan=5>前<br/>瞻<br/>近<br/>未<br/>來</th><th>★近未來<br/>數位公民</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AI與<br/>機器學習</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WEB3.0(二)</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自由軟體<br/>與3D建模</th><th colspan=2>合作</th></tr>
 
<tr><th>近未來與<br/>城鄉重定位</th><th>✔</th><th></th></tr>
 
</table>
 
</mwdetails>
 
(八)尊嚴就業
 
 
(九)長期實現:能源的基本收入制度
 
 
 
 
 
 
==策略(自2023.04起)==
 
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
 
 
'''聯盟的籌備小組,目前正在邀請相關的教育團體與青年團體成為發起團體,原預計三月開成立大會。'''六月聯絡有意參選的候選人,然後對各組候選人進行公眾與專家兩重評價,然後與教育友善立委候選人共同在各地舉辦客廳會、並與教育友善總統候選人共同舉辦論壇。
 
 
現階段規劃:
 
#用「全民國防教育」做為「自主學習公共化」與「終身學習公共化」的突破口
 
#'''兵力,集中使用,波段使用''':<BR/>青年政綱/'''全民國防'''(青年政綱其他議題) / 青年社群內造運動(鈴諭,宇祥,士賢)<BR/>&emsp;→'''待定向青年適性學習''' / 青年社群內造運動(士賢,宇祥,鈴諭)<BR/>&emsp;&emsp;→'''終身學習公共化''' / 青年社群內造運動(許喬語,恩濡,宇祥)<BR/>&emsp;&emsp;&emsp;→'''學前教育公共化''' / 青年社群內造運動(鈴諭)<BR/>&emsp;&emsp;&emsp;&emsp;→'''新生兒縮減潮與自主學習公共化''' / 青年社群內造運動(鈴諭,宇祥,士賢,芸伍)<BR/>所有的線都走「<span style='color:red'>形成兵力→投入助理→搞白皮書→設計並舉辦活動→與立委及中階文官碰頭→留一名助理守城</span>」的大致路徑<BR/>同時段進行青年彈性學習五小計畫 / '''動手學科學''' / 青年社群內造運動(許喬語,恩濡:子計畫協助待定)<BR/>以'''合作社'''委辦與承攬合約,推動合作社基礎建設(士賢,宇祥,怡廷,丁丁,筱薇)
 
#收割政治支持:立委→司長→科長→署長→部長→行政院長→政黨總統候選人
 
#在親師生之間形成聯盟
 
#*在全教總之間找支持幹部
 
#*在家長之間找支持者(國清、明恩、社大與十二年國教君頤…)
 
#*聯合各地教育社群,爭取參與,借年輕人:振鐸、葫蘆墩教育沙龍、人本…
 
#*結合「青年社群內造運動」
 
#*結合「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
 
 
  
 
<!--在往後的一年裡,聯盟會有很多事情向大家請教,與大家協力,還望台灣各領域的前輩們,不要嫌棄。-->
 
<!--在往後的一年裡,聯盟會有很多事情向大家請教,與大家協力,還望台灣各領域的前輩們,不要嫌棄。-->
 
 
==與振鐸伙伴溝通==
 
==與振鐸伙伴溝通==
 
===一、常民政治是個好東西,須要延續下去===
 
===一、常民政治是個好東西,須要延續下去===
第 161 行: 第 59 行:
  
 
===三、將我們關心的議題移往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
 
===三、將我們關心的議題移往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
以 iPower 為例,他們關心「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但待定向青少年(泛指:中輟生、中離生、受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等)一直是教育治理的邊陲,而且從三十被視為「虞犯」,當前被治理當局稱為「怯志青年」,教育方法還是以「規訓馴化」為主。所以他們期望「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能藉「教育再公共化聯盟」這一輪運作,迅速移到教育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至少從「語言」與「視角」開始改變,用「自主學習典範」取代「格式化學習者的傳統學習典範」。所以一接觸,他們就決定參加聯盟,並且將「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放入「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第二個子議題。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他們是納入「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的子議題。
+
以 iPower 為例,他們關心「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但待定向青少年(泛指:中輟生、中離生、受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等)一直是教育治理的邊陲,而且從三十被視為「虞犯」,當前被治理當局稱為「怯志青年」,教育方法還是以「規訓馴化」為主。所以他們期望「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能藉「教育再公共化聯盟」這一輪運作,迅速移到教育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至少從「語言」與「視角」開始改變,用「自主學習典範」取代「格式化學習者的傳統學習典範」。所以一接觸,他們就決定參加聯盟,並且將「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放入「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第二個子議題。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他們是納入「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的子議題。
  
 
===四、分擔政治游說的常備支出===
 
===四、分擔政治游說的常備支出===
第 182 行: 第 80 行:
 
#終身學習公共化:國清,蔡傳暉、志彬…。協助:全促會
 
#終身學習公共化:國清,蔡傳暉、志彬…。協助:全促會
 
#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李欣、張育盟、劉建成、王志文、度昀奇、楊逸帆、閉恩濡、林怡廷、陳東玉、任懷鳴、丁志仁
 
#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李欣、張育盟、劉建成、王志文、度昀奇、楊逸帆、閉恩濡、林怡廷、陳東玉、任懷鳴、丁志仁
#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任懷鳴、許武龍、丁志仁、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度昀奇。協助:鈴諭
+
#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任懷鳴、許武龍、丁志仁、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度昀奇。協助:鈴諭
 
#青年彈性學習:六個專案。協助:恩濡。
 
#青年彈性學習:六個專案。協助:恩濡。
 
#學校教育改革:學生,協助:怡廷。
 
#學校教育改革:學生,協助:怡廷。

2023年4月12日 (三) 11:52的最新修訂版本

聯盟的目標與主要訴求

民間的教育社運團體與青年團體,正在共同組建「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大家以為:

  1. 明年一月的總統與國會大選,應該是一場候選人提出政見,社運團體與公民評價政見、檢驗政見的選舉。
  2. 而我們認可的教育政見是一套將台灣社會帶向多元社會、將台灣教育帶向公共化的教育政見。

所謂公共化的教育政策,應該符合以下原則:

  1. 平等取得原則
  2. 公益規準原則
  3. 國庫分擔原則
  4. 權責相符原則
  5. 公開透明原則

五個原則當中,「平等取得原則」是首要原則,也是必要原則。


聯盟是以下團體的合作:

  1. 推進台灣公共治理走向中間偏左,希望台灣走向多元社會。
  2. 台灣教育「均優派」的合作,推進台灣教育走向公共化,減少社經金字塔、學校金字塔、學生金字塔、國土金字塔的程度。


是社會團體和民間人士合作,宣傳倡議,落實公共治理訴求的組合。
明年大選後不會解散,會:

  1. 追蹤政黨與政治人物對政策承諾的落實。
  2. 持續發展長期論述與可落實的方案。
  3. 準備下一輪的游說。


而在具體的主張方向,聯盟最關心的議題共有五項:

與振鐸伙伴溝通

一、常民政治是個好東西,須要延續下去

二、大齡社運與青年社運的跨世代合作

五六十歲是台灣世運與常民政治的高點,攜手帶領台灣「走出公共」;三四十歲出生與成長解嚴後的台灣已就定位,而且經濟壓力也讓他們遠離社運,他們容易忽略「政策的輸贏最大」,輸了政策,做牛做馬三輩子也扳不回來;二十幾歲現在又擺回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二月已經有一次線上討論一次實體討論與協作:

  1. 李欣、張育盟,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主要觸及22歲以下),多次社運經驗、政策監督,在青年世代知名度高且號召力強
  2. 劉建成,Alpha Team,推動青年組織創新
  3. 王志文(王肝臟)
  4. 度昀奇
  5. 楊逸帆
  6. 閉恩濡
  7. 林怡廷
  8. 陳東玉
  9. 任懷鳴
  10. 丁志仁

三月再找:

  1. 當代原住民族青年政策藍圖論壇:原住民的青年社運團體,專門邀請青年討論原民政策
  2. 城市浪人
  3. 數位外交協會
  4. 雜學校
  5. 聚起來
  6.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
  7. 台南新芽
  8. 台灣民主實驗室
  9. 開放文化基金會
  10. 台大政治劉康慧老師
  11.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

三、將我們關心的議題移往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

以 iPower 為例,他們關心「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但待定向青少年(泛指:中輟生、中離生、受安置青少年、高關懷學生…等)一直是教育治理的邊陲,而且從三十被視為「虞犯」,當前被治理當局稱為「怯志青年」,教育方法還是以「規訓馴化」為主。所以他們期望「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能藉「教育再公共化聯盟」這一輪運作,迅速移到教育公共治理「雷達視野的中心」,至少從「語言」與「視角」開始改變,用「自主學習典範」取代「格式化學習者的傳統學習典範」。所以一接觸,他們就決定參加聯盟,並且將「待定向青少年的適性學習」放入「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第二個子議題。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他們是納入「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的子議題。

四、分擔政治游說的常備支出

政治游說須要一定規模的常備支出,以聯盟合作,單一團體不必獨自承擔過多的負荷。這一點體現在:

  1. 建置對維護平台,達成平等書寫的功能。
  2. 討論政綱,寫政綱,並系統性往各種媒體傳送。
  3. 與中階文官討論。
  4. 與所有立委和立委候選人,政黨智庫,維持聯絡。
  5. 聯合公民,評價候選人政見。
  6. 舉辦論壇、客廳會。
  7. 辦培力營隊。
  8. 管理志工、工讀生與工作場所
  9. 募款

以 10 個左右小組為倡議主體:

  1. 治理工作圈:國清、張育萌、丁丁、李欣、東玉、兆慶、筱薇、懷鳴、哈爸、學生代表。協助:士賢。
  2. 志工組織:由東玉和丁丁,寫信來邀
  3. 推進學前教育公共化:有丁丁、王兆慶,再邀:簡瑞連(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林月琴,林慧華(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再邀非營利幼兒園,再找準爸媽。協助:鈴諭。
  4. 各級學校導入自主學習課程泡泡: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協助:恩濡。
  5. 待定向青少年適性學習:筱薇、宇倫、謝旻彥、思宇、典義、1~5梯的關切者。協助:士賢。
  6. 終身學習公共化:國清,蔡傳暉、志彬…。協助:全促會
  7. 推進台灣成為青年的安居社會:李欣、張育盟、劉建成、王志文、度昀奇、楊逸帆、閉恩濡、林怡廷、陳東玉、任懷鳴、丁志仁
  8. 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任懷鳴、許武龍、丁志仁、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度昀奇。協助:鈴諭
  9. 青年彈性學習:六個專案。協助:恩濡。
  10. 學校教育改革:學生,協助:怡廷。


驅動與傳動:每週四晚丁丁、懷鳴、東玉、怡廷小聚 => 傳動到治理工作圈 => 傳到各組 => 傳回四人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