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擴大讀書會2: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108課綱的真正進展
第 464 行: 第 464 行:
 
==108課綱是導入自主學習典範的好機會==
 
==108課綱是導入自主學習典範的好機會==
 
===108課綱的真正進展===
 
===108課綱的真正進展===
{{wellBeingNg::108課綱/真正進展}}
+
{{:108課綱/真正進展}}
  
 
===課綱的進展不等於現場的進展===
 
===課綱的進展不等於現場的進展===

2021年9月11日 (六) 18:05的修訂版本

開門辦教育

再談近三百年人類社會

我們先得大致弄清楚整個「科層暨市場體制」是怎麼運作的,才能了解「傳統公共教育」下的體制學校,真正是在幹什麼。

「科層暨市場體制」的最基本構成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生產與消費體系,這個體系須要:

  1. 一個能夠有效進行「垂直整合」的體制,在網際網路出來之前,只能是大型科層組織。
  2. 一個信仰並追求「不斷成長」的人群
  3. 被簡化成「勞動力」與「消費者」的主流生活方式

垂直整合

要驅動整個現代經濟,體制就要有能耐對能源、原料、勞動力、信用(流動性)進行有效的「垂直整合」,其中最基礎的當然是對能源利用的「垂直整合」,這個環節不在了,其他環節也都會無所依附而不存在。

石油挖出來只是一坨黏呼呼的黑油,以前也就是打仗時用來火攻敵人,對整個文明影響並不會太大。但是大家都知道:今天的石油開採、販賣、使用,稍有風吹草動,幾乎人人受到牽連。

首先,石油是沒辦法加給車子燒提供動能的,在闡明石油利用的過程上,上、中、下游三層次是不夠說的,所以後面我們用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來描述人類利用石油的整個過程。

第一層,得有人探勘、鑽取,把它從地裡頭弄出來。光弄出來也沒有大用,第二層你要有辦法運到精煉廠,用油管(黑油管)或油輪都行。第三層你要蓋精煉廠將原油分餾成各種油品:汽油、材油、燃油、瀝青…。第四層你得有個運輸網絡把各種不同的油品再鋪下去,可以用油管(白油管)也可以用油車,當然你還先要有個「路網」讓載油車有路可以跑。第五層就開花分枝了,有的第五層會將輕油裂解再製成塑膠,有的第五層會將燃油送去發電廠發電,我們沒法子每條分支都去追,說明「垂直整合」也用不著每條分支都追。我們單追汽油這一支,第五層你得在各地建大型儲油槽,接收、存放第四層送過來的精煉的汽油。但是儲油槽仍然沒有辦法和汽車對接,你還要有個第六層––加油站網絡,才能跟第七層––你家的汽車對接,然後你才有辦法用車,載你出門去辦事。

這中間,每一層都得和下一層準確對接,有一層失誤了,整個系統就失靈,石油就對你家的車子沒有半點用處。這個上、中、下游準確對接的作法,就叫「垂直整合」。這種為了利用化石能源,所產生「垂直整合」的需求,形塑了過去三百年的人類社會最主要的樣貌:由科層構成嚴絲合縫的組織,如政府和大公司,並用市場加以潤滑,完美履行「垂直整合」的功能,而且可以越整併越龐大,直至吞沒整個地球。所謂「用市場加以潤滑」,是指對接的「數量」由供需法則和價格機制,巧妙地加以調節。如石油精練品做為汽車燃料的例子當中,汽油便宜,第七層就會多出車多耗油;而終端需求大,一則會使市場價格抬高,二則會讓生產方利潤擴大,進而願意增加投資,擴增產出。十分合理的決定各層間對接的數量。倘若沒有市場機制,那整個科層系統就會偏向「計畫經濟」,不會有效率。

你會說這不就是古人說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人類社會本來就是依靠垂直整合發展壯大的,當然越往後走,「垂直整合」越發達、越盛行。還真不是!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近三百年只是一只泡沫,之前不像這個樣子,之後也不會像這個樣子。歐洲中世紀就並不盛行「垂直整合」,歷史學家稱歐洲中世紀社會是「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它不是層層對接的社會結構。封臣從封君手上獲得封邑,他便因此與封君產生封建關係(如稅賦與兵役)。此後,封臣對自己封邑進行再分封,封臣的附庸因其土地的取得不是來自於封君,而是來自於封臣,因此他只同封臣產生封建關係,而不必對封君負有任何的封建義務,甚至不用向封君行封建禮儀。中世紀之後由水車和風車帶來的第一輪歐洲產業革命,也並沒有讓社會走向「科層暨市場體制」。是燃煤火車與鐵路網帶動的那次歐美產業革命,才開始讓大家盛行鐘錶對時,開始越來越走向「科層暨市場體制」。

智慧電網、和全球生態系,也都不是嚴絲合縫、擅長「垂直整合」的「科層暨市場體制」。我們後面會再介紹到。

追求不斷成長

「科層暨市場體制」其實會持續衍生不少內部矛盾:景氣循環、難以充分就業、分配不均…,但用一個辦法,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矛盾,就是不斷追求成長,不斷把餅做大。只要把餅做更大,就更容易充分就業,更容易脫離景氣谷底,更容易讓底層的人接受他們的社經位置,因為他們手上還是分到了比昨天更大的一塊餅。

政府只要讓 GDP 正增長的越多,就是越好的政府;錢賺得更多,才是成功人士;學生的分數越來越高才是好學生,應該給他更亮的光環和更多的資源。現代社會不習慣質疑:那地球能不能隨著人類經濟成長長得更大顆一些?溫飽舒適之上,人類有必要製造生產那麼多東西同時製造那麼垃圾麼?小孩是不是「適性揚才」就好,不用為競爭分數而內卷化,搞得覺都難得睡好。「剛好」是不是比最多、最好來得更好?

絕不能讓人民變成這種態度,否則整個「科層暨市場體制」就立刻會碰到大麻煩。

體制需要的人民,最好只全心認同自己兩種身份「勞動力」與「消費者」。或者職場有分金領、白領、藍領…,但大家在體制內的角色都是來「拿時間換工錢的」,時間其實就等於生命,扮演「勞動力」角色的另一層意義就是在賣命。但是如果人民覺得自己賣命已經賺夠了,不再為成長效力怎麼辦?所以得讓人民認同自己的第二種角色––消費者,想要買買買的消費者。消費能消耗掉生產的產品和服務,免得因滯銷而卡住成長。怎麼做到?除了越來越強大的營銷手段與廣告之外,就是讓人民覺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有能力消費;人生最大悲哀就是買不起!」

於是人民勞動力的角色不斷支撐自己消費者的角色,消費者的角色又不斷促進自己勞動力的角色,相生相成,持續的成長便有了保證。而最終,人民的捲入勞動與消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短,遠比一萬年前的採集漁獵時期遠短得多。

過去三百年,「科層暨市場體制」已經把人民變成了如乳牛般的馴化家畜了。人本來多才多藝,十四歲起就有本事漸漸打理起自己的人生。現在則成為城市雞籠裡的飼料雞。多才多藝變成只會「上班」和「買東西」。

能剎車停下來嗎?不改變體制就停不下來!因為我們的各國政府已經以「未來會成長」為前提,提前超發了美元、日元、人民幣…,資本家們也已經以「未來會成長」為前提,進行了融資。資本市場中的信用,代表的是未來成長了一圈之後的財貨,而不是當前的財貨!只有「未來會成長」這個預言實現,財貨增加了,才能中和掉提前超發的各國法幣和融資。只要「未來是與過去是對稱的」,成長與不成長的機會各半,整個「科層暨市場體制」就有大麻煩了,每個人民也都有大麻煩了。麻煩到底有多大?看看那些法幣破產的國家就知道。

於是我們還沒有想清楚要不要用基因剪輯去創造生命,還沒想清楚要不要用 AI 去投入戰場應用,還沒有想清楚要不要運用腦科學去控制人的行為,市場就已經用那隻無形的手,逼你接受它盲目的回應。最終決定這些事情的,是跨國公司的財務季報表。決定是什麼?只要賣得掉能賺到錢就一定做!投資者是最沒有耐心的一群人。

那到底有沒有走出這個體制的道路?有。

互聯共生網絡

1989 年柏納李發明網際網路中最重要的 HTTP 協定與 HTML 文件格式,並將其智財權奉獻給全人類;同年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網際網路使得人和機構靠「網絡」進行「水平整合」,其優勢逐步超過擅長「垂直整合」的大型科層,此後三十年,人類社會中「微權力」快速興起,在無數的領域中,打得傳統大型科層組織不知如何招架,或者直接淘汰掉無法與時俱進的過時組織與運作。台灣人最熟悉的事例當然是 2014 年 318 的太陽花學運,一群學生靠著靈活的網絡優勢,打得資源是其百萬倍的建制式政府束手無策只能讓步。影響之深遠甚至間接導致政權易幟。

2013 年起,網際網路的超級升級版「物聯網」開始起飛,也促使人類社會再走向新的典範,這個新典範我稱之為「互聯共生網絡」,其物質基礎、優勢的組織型態、盛行的價值觀都有別於「科層暨市場體制」。「互聯共生網絡」的主要元素可以用右方的圖示簡單表述。

新能源

首先以化石能源為文明的基礎這條路就沒辦法繼續走下去,不是因為化石能源儲存量不夠了,而是會導致嚴重的全球暖化,最終讓人類文明走進大滅絕的浩刧中。

「互聯共生網絡」的能源基礎是綠能,以全球來說主力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地熱、生質能等,其中尤其以太陽能最為重要。但以台灣來說,蘊藏量最大的是地熱和黑潮;太陽能、風能也很富足;水力有在用,但佔比有限;生質能則所需要的配套太多,台灣因為電費便宜,發展不太起來。台灣的綠能蘊藏量雖豐,足夠全社會工業與民生所需還有餘,但能源業中化石能源的「既得利益」太大,所以對發展綠能的態度十分曖昧,誠意不足進展就不會快。

傳統化石能源的發電利用也是科層的,第一層的石油探勘、鑽取,第二層用油管(黑油管)、油輪運到精煉廠,第三層在精煉廠將原油分餾成燃油。第四層用油管(白油管)、油車、路網把燃油送去發電廠發電,第五層電廠(多數在荒山野嶺)發電,第六層升壓變電所、變電站,第七層高壓電網,第八層降壓變電所、變電站,第九層低壓電網,第十層配電所、配電站,第十一層地區饋線電路,第十二層住家和工廠用電。每一層都得和下一層準確對接,任何一層失誤了,電網停擺,無電可用。電網雖然複雜,但電力輸向方向,固定由發電廠流向住家和工廠,而且流量的週期變化也十分穩定。但火力發電,發電廠的熱機最多只能把燃料中 60% 的能量變成電,而且輸配過程平均要再消耗 11% 的電能。

目前在台灣,政府已經開始補助住家、公司將太陽能板鋪在建築外表上。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電網最終將走向「互聯共生網絡」中「智慧電網」的型態:第一層就從太陽能板、小瓦數風機、水機、地熱棒上,將電導入地區饋線電網中。地區饋線電網中配有高效電池,每一時間發了但用不完的電就存起來(例如上班時間多數人不在家)。因為千家萬戶和每一個工廠都在參與發電,所以電網的每一小段都要能「雙向」傳送電力,而且整體電網也須要知道每分每刻哪些節點有餘電可供輸出,而哪些節點在此刻需要饋入電力,還要能規畫電力的合理「路由」,使傳送損耗降至最低。這種網絡式的協作,在網際網路發明之前,並且升級到 IPv6 的物聯網之前,其實是很難操作的。

這種在綠能的基礎下,使用「智慧電網」協力千家萬戶和大量工廠發電、用電的模式,就是「水平整合」。要讓大量的終端用戶協力,過去「工作圈」是比不過「科層」的,因為採用「工作圈」的模式,人數一多,點對點的關係就會呈幾何級數增加,但「科層」能將點對點的關係限制在算術級數成長。

「互聯共生網絡」擅長水平整合,在網路時代優點多,此後將步步抬頭;「科層暨市場體制」擅長垂直整合,盛行於過去三百年,此後將和「互聯共生網絡」混搭共存一段時間,但佔比將步步滑落。

不只能源會走向「去科層改用網絡」,學習資源也會這麼發展。其實「自主學習典範」的興起,就是人類社會由「科層暨市場體制」滑向「互聯共生網絡」的一種體現。如果要迎向未來,就不能留連於「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下的體制學校教育。

大、人、物

大、人、物是大數據、人工智慧(AI)、物聯網,三者都是網際網路引起的進一步發展,三者相輔相成,共同升級了生產自動化,也促成了自駕車、智慧居家、智慧城市、數位國土。如果不是網際網路把娛樂、知識、技能都連上網,也不會使隨身連網裝置(手機、平板)盛行,有機會將數以億計人群的數據饋入網路中形成大數據;而「多層的類神經網路」恰好能夠消化這麼大的數據,透過學習產生真正本事的電腦 AI 。如果沒有 AI ,即使萬物連網,各種裝置送來天文數字般的資訊,人類自己也沒有本事整理消化。

第一代的網際網路標準叫 ipv4 ,準備了 40 億個網路位址,可以將人類社會中的個人和機構連接進同一個網路中;而物聯網使用的標準叫 ipv6 ,準備了 340 兆兆兆個位址,足可將人類社會中的所有物品,包括每一個杯子、每一件衣服、每一張椅子…全部連上網路,彼此交換訊息。所以居家將成為「智慧居家」,城市將成為「智慧城市」,國家將成為「數位國土」。物聯網(ipv6)帶來的數據量根本不是之前 ipv4 的數據量可比的,簡直可以叫「大大數據」了。而消化大大數據的人工智慧將不會是由人類所設計,應該會由前一代的 AI 所設計,人類不一定能看懂。而物聯網時期的網路連結數量將超過人類大腦的網路連結數量,是不是會因此產生「意識」,沒有人知道。

生產自動化

但是生產自動化則是必然的,這件事有好的可能也有風險。風險分上中下三個:

上等風險:人類濫用生產自動化,把自己由「飼料雞」再退化成「電池」。

中等風險:歷史上產生第一批資本家,既不需要他們的人類同胞當勞動力,也不需要他的人類同胞當消費者。「無產階級」進一步成了「無用階級」。這件事我說得不好,劉慈欣說的比較好,請參考劉慈欣寫的《瞻養人類》。

下等風險:從 2020~2040 年,人類有 40% 的工作重新洗牌,千千萬萬人難以適應。這件事應該是大概率會發生,而 40% 是高估還是低估,是 30% 還是 50% ,都不會影響這件事的本質。

「產消合一」者

好的可能是:社會實施能源的基本收入制度,醫療保健和學習免費,成為公共服務。3D 印表機大家都用得起,只要去共享市集下載 3D 造模,回來改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然後印出來就好了。我們回到「自己動手打造物品以滿足自己需求」的時代。這使得家家戶戶可以透過「自造」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再需要依賴規格化大量生產以及市場購買。

人民開始成為「產消合一」者,從「科層市場體制」中被異化成「勞動力」與「消費者」的狀態中脫離出來。用不完的物品和服務透過「共享經濟」彼此租賃。

網際網路有一個特性,每增加一位使用者衍生的成本增加(邊際生產成本),幾近於零。如果通過民主制度,讓物聯網成為「公共財」,那麼自動化帶來的新生產力,就會為公民所公平持有。

再者,地熱、黑潮、太陽能、風能,都不能讓資本家聲稱是他們的,而應該是大家共有的,所以每個人民都該分到「能源的基本收入」,並且運用這些能源額度,去支撐自己的「自造活動」以及「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三要素是:閒置的產能、平台、使用者社群。不同於「科層暨市場體制」追求不斷成長而鼓勵揮霍,「互聯共生網絡」習慣用共享經濟系統,將閒置的資源透過分享給充分利用。

而每個人自己的需求約有 50% 是靠「自造」取得,另外 50% 還是靠交易網絡和別人交換。所以貨幣和市場仍會存在,但功能退回到促進分工的時代,現代的「金融奴役制度」開始式微。

「微權力」興起

「權力」是我們施加給他人,引領他們去做原本不會做的行為。在網際際路和智慧型手機普及之前,權力往往集中於政府、教廷、跨國企業總部、大型軍隊、國際基金會、傳統政黨…手中;如今則是社會運動與非政府組織蓬勃發展,無數握著手機的年輕人,透過網際網路,串連成「群眾」,對公共事務說「Yes」或說「No」。

二○一○年十二月,突尼西亞一名26歲青年拉著攤車在街上販賣蔬菜水果,但因為沒有申請擺攤執照而被警察部門沒收攤車,他隨後自焚,數百名「年輕」的抗議者進行示威,警察則使用催淚瓦斯進行驅趕,而衝突的影片則上傳至 Facebook 及 YouTube 。民眾用 Twitter 等社群軟體快速串連,8000名律師(該國 95%)參與了罷工,示威越發漫延,最後執政 23 年的總統下台,政權和平過渡,國家民主轉型。

當然「微權力」興起也可以用來發展恐怖組織:蓋達在一九九○年代打入國際市場並順利發展,透過網路,宣傳理念招募新血,組織恐怖攻擊,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成功炸毀紐約雙子星大樓。不論賓拉登十年後是否被擊斃,但是卻導致美國出兵阿富汗,花了二點六兆美元,二十年後又倉惶撤離,活生生拖垮了一個冷戰的勝利者。

2014 年 3 月 17 日我國立法院聯席會議上,立委張慶忠宣布《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超過 90 天,依法視為已經審查,強行送交立法院院會存查。張慶忠後面是已在中央執政八年且佔立法院多數的中國國民黨,理論上台灣境內已無可以阻擋《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通過與實施的政治力量。正當所有人都認為大勢底定之際,3 月 18 日晚上 9 時,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學生、群眾、公民團體,突然佔領立法院議場,並用座椅封鎖門口。隨後在立法院議場內的成員建立行動決策核心,展開大量的組織分工合作,在立法院外則有大量支持者聲援。佔領持續到 4 月 10 日,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提出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承諾交換學生撤出立法院議場。之後國民黨在 2014 年九合一選舉和 2016 年正副總統及立委選舉的落敗。

以上三個例子都是微權力興起的典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一群擅長透過網路水平整合的年輕人,打得傳統大型科層組織不知如何招架,或者束手無策只能讓步,或者犯下致命錯誤損失慘重。

台灣實驗教育的發展,其實也是一種微權力興起的現象,他們手上沒有幾十萬間教室,就以台灣為一間沒有屋頂的大教室;沒有幾十萬的教師隊伍,就以全社會的達人為教師;沒有課綱和教科書為他們的教育理念服務,就直接以網路上數之不盡的影片和內容讓同學們自主學習。聯繫這一切的是親、師、生合作群學的共學團隊,但如果沒有網際網路,他們也做不到這一切。

「自主學習典範」更能適應當代

其實台灣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就是讓人民可以「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就是上一段「自造精神」的體現。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台灣的實驗教育大約衍生出三個大群落:

  1. 引進外國的另類教育:如華德福、蒙特梭利、瑟谷、耶拿、KIPP 與 KIST、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2. 尊重多元文化與多元信仰:這是來自台灣將國際人權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的要求。基督教、佛教、儒家的讀經教育,大抵屬於這一類。
  3. 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本書要談的就是這第三個群落:以「自主學習典範」為發展方向的實驗教育機構。這些機構目前雖然還是私墊的性質。但其實這個典範比「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下的體制學校,更適合「互聯共生網絡」型的社會,所以台灣才會有「今日實驗教育,明日公共教育」的口號。

所幸有台灣實驗教育的實踐經驗,我們對「自主學習典範」不用沿著 Illich 的思路去憑空想像,這種「自主學習典範」的教育機構大概長這樣

  1. 理想是:幫助學習者生命自覺、學習自主、生活自立、責任自負、需求自造。
    • 首要心法是:抬高學習者的高度。
    • 在人際關係和組織上「去金字塔」化。以「工作圈」模式做事,而非以「科層」的模式做事。
    • 認為沒有學習者的主體參與,就根本沒有學習。
    • 在輔導資源的準備上,優先於課務資源的準備。
    • 「開門辦教育」:組課群學要結合社會資源,行動學習跑來跑去,同村共養教育,三者都須要開門辦教育。
  2. 採取「任務驅動」式的課程設計,課程就是大任務包小任務的層層任務設計。同學組成小群去對付小任務,再將小群聯合成大群去對付大任務。
    • 剛開始小群、大群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的「利益共同體」,但隨時間推移同學伙伴間能運用彼此互補特質,進入到討論模式,由「加法協作」進展到「乘法協作」,引發彼此間的共振。
    • 要完成任務,伙伴間得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態度,也須要大家遵守「立約承責」的精神。然後就有了公共性教育的良好起點。
  3. 老師認為自己只是「資深學習者」,負責擔任「資淺學習者」的嚮導、教練與陪伴者。大家都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能力:去調動身邊可用的資源,以解決他所面臨的任何問題。
    • 老師自己就是好的學習者。同學看到並引為榜樣的一個愛學習,會學習的嚮導。
    • 老師每天都在度量各種知識、技能與每個學生生命遠近的關係。
    • 現在對「培力老師帶領自主學習」已經有比較靠譜的流程與步驟,原理是讓老師自己用體驗自主學習來認識自主學習。
  4. 上課不會使用教科書,排課喜歡連排。
    • 讓同學組課(含組社團課),接受機構以外的外修生一起來學,一門課不用分齡,成人和青少年也能共學。讓學生動手打造自己想要的課。
    • 讓學生參與評量的命題。
    • 讓同學和家長都可以來教課,也可以透過組課找人來教課。
    • 還是有必修課,但重點在於:教同學怎麼從網路與傳媒上去蒐集知識與技能,架構知識與技能,發表自己架構後的成果。
    • 還是有學習的基本內容,但比國定課綱少非常非常多,真的是基本。而基本內容的學習設計,還是會綁定生活實踐。
  5. 有系統教練同學「行動學習」。
    • 行動學習=移地+群學+學習者策畫
    • 把行動學習當作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訓練。
    • 用行動學習讓學生學會各種過程技能,而且是玩真的。只是考試時及格了,不是真的會應用,在行動學習中,真槍實彈地應付食衣住行育樂健等各種生活機能時,會栽跟頭。
    • 從小而大,由小型單日簡單的行動學習,一路升級進階到:整個月、能掌握國外生活機能的大型行動學習。
  6. 以自由、平等、民主進行治理。
    • 追求個體我與群我互為主體。
    • 立約承責:眾人之事,權責相符則成。權責不符則敗。關鍵在不能讓成員將自己的責任外部化給別人。
    • 講真的,玩真的。說了學生可以決定的事,學生決定了就會算數;大家說出口的每件事,就是真的準備這麼做。
    • 公道比專政有效率:前提是「立約承責」和「玩真的」。
    • 班本治理,班才是事權與資源的重心,學校只是班的聯盟。一個班約略是一個大群包幾個小群。

請注意,這樣的「自主學習典範」,不只可以用於小一到高三的教育,也能用於終身學習和學前教育。

公共教育負擔得起「自主學習典範」嗎

至少台灣負擔得起。

(一)自主學習典範的每生每年單位成本

對自主學習典範的每生每年單位成本,我先列一個簡要清單:

  1. 導師:10.3萬/生.年
  2. 教室折舊:0.14萬/生.年
  3. 選修/組課:6萬/生.年
  4. 行政支出:1.58萬/生.年

最主要的支出是僱請勞基法 base 的導師,要佔到整體支出的 57% 。導師的月薪是每個月 4.5 萬,外加勞保健保勞退和一個月年終獎金,一個班的必修課由四位老師分攤,其中一位專任老師兼辦行政,必修課可以少上,但考慮到要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學生,理想的師生比大約是 1:7 。

經過八年的試驗,用目前體制學校的教室來當自主學習的基地完全沒有問題,一間教室每年的折舊算 4 萬,攤到每位學生,每生每年大約負擔 0.14 萬。

選修和組課的制度是這樣的:每一門組課的每一節課,辦學團隊補助同學 400 元鐘點費,這筆鐘點費若是同學自己上的課不能領、家長來上的課也不能領、專任老師上的課也不能領。外聘來的老師鐘點費可以比每節 400 元高,但是超過 400 元的部分由修課同學額外收費分攤,要找贊助來付老師鐘點費超過 400 元的部分也行。還真有單位可以找來贊助,其實有很多基金會想要推廣他們的理念,有高國中小願意組合於他們理念的組課,他們出點鐘點費還是願意的。

以上這筆錢低估了,低估在哪裡?高中部的境外行動學習。以過去六年制學群的辦學經驗為例,每位高中生八天的小型境外行動學習, 30 天的歐洲行動學習,兩筆合計每人大約是 20 萬,用的是政府對技術高中自學生每學期每生 33560 元的補助,全班開專戶存了六個學期,剛好可以供高中生兩次境外行動學習。

第四筆行政支出,是指這個班級每學年四十七八萬的行政支出,攤到每個學生大約是每年 1.58 萬。這個錢現在是這個數兒。但是以後全國教室裝冷氣,再加上冷氣維修與電費,每生每年的行政支出會不止 1.58 萬。

這樣合計起來「自主學習典範」學生單位成本是 18萬/生.年,這其中用上了家長、同學的一些免費勞務,沒算錢。

筆者去比對過自主學習典範下的民辦機構和以自主學習典範為理念的公立實驗學校,發現兩者學生單位成本差距很大。單位成本最高的是「公立實驗學校」,比民辦的「自主學習典範」實驗教育機構,和公立的非實驗教育學校都高出很多。後兩者每年的學生單位成本是每生每年 18 萬。

仔細翻查學校的決算,發現差別是這些民辦的實驗教育機構,實施「班本課程」,學校只是班級的聯盟,一切行政事務採取「輕刑簡政」的立場。不能簡化的行政工作可以放到班級裡面「課程化」,交給學生負責,重用學生。學生學了基本的程式撰寫,是能管伺服器的,而後來發現:大多數有用的行政都能在伺服器和網路上解決,不需要設立科層職務養人。所以這些民辦的實驗教育機構,如果願意採用「自主學習典範」重用學生,其實不用額外養校長室、教務處、學務處、輔導處、總務處,因此學生單位成本相比於公立實驗學校要低上很多,和非實驗教育的公立學校差不多。

(二)體制學校國中小的每生每年單位成本(右圖)

  1. 2000年台灣實施《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後,政府教育經費和政府收入掛勾,和教育量體脫勾。
  2. 國中每生單位成本高於國小每生單位成本,但差距在逐年縮小。
  3. 2012年後,教育部開始合計國中小每生單位成本。
  4. 過去十年國中小學生單位成本每年顯著成長,原因是教育經費增加、學生量體減少。
  5. 2018年全台國中小學生的單位成本首度升破 18萬/年,2019年全台國中小學生的單位成本是 18.9萬/年,2020年一定會破 19萬/年。

兩種典範所提供的教育品質差很大,而目前公立學校自主學習參與機會很少,反而要靠有錢的家長以「私墊」的型態,每年交 22 萬左右去養「自主學習典範」的實驗教育機構,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上沒有參與自主學習機會。

這一點在一○八課綱實施之後其實可以改變,一○八課綱在國中小有大量的校定課程節數,在高中的校定課程則要求要 1.2~1.5 倍率開課。如果拿校定課程讓有意願的老師去規畫「微型的自主學習課程」,那麼普通學校,不用申請實驗教育,學生也能接受到「自主學習典範」下的教育品質。

憐我同學,憂患實多

右圖是現在正在上學的同學們他們長大要面對的各種問題,其中沒有任何一項是他們可以避得開、躲得掉的。而任何一個問題沒有成熟處理,都是千萬人遭難,落入人間煉獄的局面。

他們之中的多數人,還以為他們長大以後,這個世界還是原來的世界。或者以為天塌下來,還會有高個兒幫他們解決。其實過去三百年,就是人類吹起了一個:假定生產與消費可以永遠不斷成長的超大型泡沫,而這個泡沫的年限就是過去這三百年。現在三百年到了,泡沫也將要破了。

而可慶幸的,在這個超大泡沫即將破滅的前夕,人類有了網際網路,有了讓「科層暨市場體制」逐步消腫,「互聯共生網絡」逐步成長的機會,這樣泡沫可以變小而不致破滅。而新興的「互聯共生網絡」可以讓文明走向永續發展。

但這個機會卻有賴我們有序地將「自主學習典範」逐步沁入體制學校,補充原有「傳統的公共教育」典範。其實以人心的好惡來講,做到這件事並不難,難得是找到方法,突破慣性及既得利益。

一些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

組課共學

組課共學是指讓「學習者」而不是「國家」、「學校」或「老師」來構思並治理一門課程。其宗旨在讓學習者自己動手打造符合他自己學習需求的課程,因為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辦法一輩子陪在同學身邊,想要終身學習,就需要學會這樣的本事。組課共學最原初的構想至少在 Illich 時已經被具體提出來過了。

目前組課共學被應用在三個方面:

  1. 幫助學生(資淺學習者)組課,參與自己的學習治理。
  2. 培力老師(資深學習者),讓老師透過自主學習來認識自主學習。
  3. 幫助成人(含老師)持續透過群學來實踐終身學習。

三者組課的過程大同小異。

階段重點資淺學習者資深學習者
導入討論模式OST課主搭檔討論
規畫課程起草開課公告
立約承責張貼公告,進行廣宣
學習,經濟,生
活三種協作
聯絡參課者並收錢
按表定時間上課
與外部
對接的
附屬事宜
評量
記帳
典藏

發起組課的那一個人或那一群人,我們稱之為「課主」,跑來響應課主,一起來參加這門課的叫「參課者」。參課者有時是課主的班上同學,有時不是,非課主本班同學跑來參課的人我們稱之為「外修生」。

同學會想組課嗎?會。例如,同學們會因為喜歡日本動漫,跑去組日文課;也會因為喜歡韓劇跑去組韓文課。我看過課主與參課者最拼的一門組課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他們請前電玩選手來教課,一次課上五小時,而且服從紀律。同學們只會組遊樂性質的課嗎?當然不止,什麼樣的課都有人組。一個 20~30 人的班,在四年半裡面組了 120 門課並不算很多。青菜蘿葡各人各愛:「自然科學概論」、「進階數學及科學」、「地球大歷史」、「組裝收音機」、「維修電腦」、「當代社會」、「生活速寫」、「烹飪」、「烘焙」、「街舞」、「籃球」、「射箭」…都會有人想組,其範圍涵蓋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藝術、身體等所有領域。當然大人也要跳下去一起組,切勿只出一張嘴。

多大的小孩可以開始讓他們組課?我最小帶過小學的,但我認為幼稚園的小朋友也可以組課,只是流程和步驟可能需要更簡化。

(一)導入「討論模式」

組課共學的第一步,就是將準備開課的課主們導入「討論模式」,在這個模式下,自己覺得自己已經想明白了,還不算數,要自己已經先把想法打磨到一定通透的程度,至少能解釋到伙伴們聽得懂,彼此才有辦法協作。

對「組課共學」的新手來說,最好使用 OST (Open Space Technology,台譯:開放空間會議技術) 來幫忙營造他們的討論環境。OST 是參與者驅動的,而不是組織者 / 召集者驅動的討論模式。台灣有「開拓文教基金會」專門在推廣這一門討論技術。我們機構也是在 2016.2 月 17~18 ,花兩天的時間來帶領同學開始組課共學。目前政大實驗教推動中心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與社群自辦的「海星培力」,也都會運用 OST 來帶領新手進入「組課共學」。

對有經驗的老手來說,大約有幾位開課的課主組成搭檔,就可以構成相當有效的組課發起討論。在這個階段,課主要對「想幹嘛?」討論出共識,也需要盤點並綜整課主們手上的人脈資源,如果是老練的課主,「乘法協作」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了。再來的討論重點是這門課適合的「參課人數」以及大約每名參課者要出多少錢。最後,課主們一起為這門課想一個「課名」。

那如果因為有客觀條件限制,既沒有辦法辦 OST ,也無法讓課主們組成搭檔,那是不是就不組課了?不,導師跳下去暫時扮演搭檔,陪同學進人「討論模式」。

(二)起草開課公告

以海星培力最近走完的一門課為例,一張「開課公告」大約長這樣:

  1. 課名:自主學習輔導平台設計
  2. 課名短代稱(少於八個字):自主學習輔導平台
  3. 開課者:丁志仁、曲智鑛、張天安、林意雪、李光莒
  4. 上課次數:9
  5. 開課人數上限:34
  6. 開課人數下限:15
  7. 課程目標:
    1. 探討「自主學習典範」諸元素的學習價值與風險
    2. 再界定「自主學習典範」概念下輔導工作的
    3. 收集不同實驗教育場域之自主學習輔導實例
    4. 彙整不同實驗教育場域之自主學習輔導策略
    5. 提煉不同實驗教育場域之自主學習輔導模式
    6. 反思不同需求學生之自主學習輔導經驗
    7. 喚起不同實驗教育場域工作者對輔導議題之重視
    8. 集合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與培養新秀
  8. 簡介:
    • 九次主題:
      課次主題與負責老師如下:
      1. 3.15:「自主學習典範」的核心元素、價值、風險與輔導需求(丁志仁)
      2. 3.29:幫助學習者建構自己的生涯願景(趙浩宏)
      3. 4.12:實驗教育機構的輔導機制需求與因應策略(以小實光為例)(李光莒)
      4. 4.26:薩提爾模式在自主學習典範中的運用(張天安)
      5. 5.10:以同儕諮商療癒傷害,並改善師生關係(林意雪)
      6. 5.24:實驗教育中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適應與支持(曲智鑛)
      7. 6.07:台灣自主學習與輔導資源網絡(曲智鑛,丁志仁)
      8. 6.21:大陸自主學習與輔導資源網絡(大陸同學)
      9. 7.05:建構自主學習的輔導資源網絡(綜合性討論)
    • 上課時間:2021.03.15~2021.07.05隔週週一晚上 6:00~9:00 ,上課日期剛好避開清明與端午連假。
    • 報名與修課:
      1. 如選課人數超過上限,由課主決定參課同學。
      2. 台灣北部同學請實體參課。
      3. 大陸與台灣中、南、東部同學可線上參課。
  9. 選修者限制
    1. 有志參與自主學習典範發展者
    2. 有興趣探討自社學習與輔導工作兩者間關係者
    3. 有意參與建構自主學習輔導平台與網絡者
    4. 有教育或輔導相關工作經驗者
    報名人數超出上限時,以無界塾與陶璽工作室受邀人員,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一二三梯學員、海星培力成員、穹頂之下成員優先
  10. 評量方式
    1. 討論引言資料
    2. 討論心得
    3. 討論資源列表
  11. 上課規範:
    1. 親自上課,不能來要請假。
    2. 缺席以兩次為限,超過仍可參課,但沒有學分。
    3. 認真參與分享及討論。
    4. 尊重講者與同學的發言。
    5. 上課時使用手機請限與上課相關事宜。
    6. 上課中臨時有事請向老師報備。
    7. 自己的檔案上傳到自己的資料夾。
    8. 作業按時交。
    9. 垃圾自己帶走,不能留在教室。
    10. 不守規範,課主可請修課者退選,費用按比例退還。
  12. 費用說明:每位參課者分担費用2700元(每小時100 元),一次繳清,上課請假不退費。
  13. 上課地點:
    實體:台北市信義路三段 162-16 號 4 樓
    捷運大安站,師大附中對面
    線上:Jitsi meet
  14. 海報:如右上圖

請注意,課主最好為這門課畫一張海報。畫課程海報不難,用目前的簡報軟體就可以畫得很好看了。


在規畫一門課程時,不宜過度結構,會毫無彈性;也不要太過沒有結構,會失敗。

(三)張貼公告並進行廣宣

不要讓班上同學只和班上同學組課,這不是「開門辦教育」。最好把寫好的開課公告,貼到網上去,去招班上以外,有相同學習需求的人。學習的四大資源:同儕、師資、設備、課程,四者的影響力,以同儕為首。

現在網上已經有專門貼開課公課的地方,叫做: urclass.net ,這裡除了有完整張貼公告的地方,連張貼海報的地方都準備好了,還有後續的週邊服務。就算不是組課共學的課,還是可以貼到 urclass.net 上面。

張貼公告這個動作很重要,因為組課共學在做人做事上面,要學兩件事:第一是「立約承責」,第二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貼出來的公告就是個「約」,貼出來就是課主與天下人立約,只要人數超過下限,課主就得把課開成,除非發生不可歸責於課主的事故,那課主是可以在向參課者道歉的前提下,請求大家原諒他沒把課開成。這件事同學受大人渲染的影響很大,只要大人一心都是要「玩真的」,不隨便,我看到的情形,百分之九九同學都會比大人更認真。

課能不能收到開課人數下限的參課者,還要看課主是不是認真進行廣告、宣傳。這時那張電子海報的作用就出來了,不管是 Facebook 、 Line 、 IG ,有圖就容易轉貼。

幾輪之後,同學就會意識到,他在班上最大的「利益」其實就是組課。高中畢業之前國家和家長都會逼他上學,上學時間是做他想做的事?還是做大人想要他做的事,關鍵就在於他組的課,到底開成了沒有。

(四)聯絡參課者並收錢

「組課共學」每一門課就是一個「協作群」,這個「協作群」包含了三種協作:學習的協作、經濟的協作、生活的協作。

在經濟協作方面,「組課共學」的原則是:公平分擔,自給自足。不要搞成「課主」是「店主」,參課者是顧客,客人多了店主就賺錢。整門課的開支是多少,課主在「規畫課程」的階段就要算好,所有參課者與課主公平分攤。

如果是學校、機構、或團體在辦學,建議從學費中對每門課每小時補助 400 元的鐘點費,但要求同學、家長和專任老師不能領,只有兼任老師和外聘的老師才能領。全體參課者分擔的就是講師費超過每小時 400 元以上的部分,以及每個人自己要負擔的材料費、交通費、門票。

錢從哪裡來?如果是學校可以找相關計畫跟政府申請專用補助,如果是機構或團體,可以計入學費,成為學費中的固定成份。

有補助對課主的幫助很大,會使得組課的分攤費用比外面上課的學費低很多,即使中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和人脈不足,還是九成以上都能組課成功。比較低的費用來自以下四個原因,通常是利用到其中幾個原因來降低參課者的分擔費用:

  1. 學校、機構、團體對組課有每小時 400 元的外聘老師鐘點費補助。
  2. 同學及家長的勞務會貢獻到「學習協作」之中而不用付錢,如家長出車會吸收掉部分交通費。
  3. 使用學校、機構、團體的教室和既有設備,或者是使用到「跨校選修聯盟」的教室合作協議。
  4. 向政府或企業申請專案補助。

如果分攤費用能夠變得便宜,主要是因為從本班同學的學費中,抽取了部分費用來補助外聘老師鐘點費,由於本班同學有繳學費,而外修同學沒有繳學費,此時本班同學與外修生的分攤費用有些許價差是合理的,但是一定要在「課程公告」中就加以敘明,不能在公告後再來改變分擔方案。組課共學的公告就是課主對天下人的「約」,是一份必須要承責的「約」。

還有要堅持「不要讓同學透過組課共學來賺錢」,非營利原則很重要,能確保學習的初衷不會變質。剛開始,我也覺得不會有家長想要藉同學組課來賺大家的錢,我以為家長應該很樂於:同學們組課的心思全用在方方面面的學習上頭,後面發現大多數的家長是這樣子沒錯,但也會有例外,而這些例外對群學所帶來的「負能量」和「破壞」很大,很快就會發生「人人為我,我為自己賺錢」的行事風格在群裡渲染擴散,反而需要辦學者和其他家長,額外花更多力氣來加以中和這些「負能量」。但是這樣子不公道也行不通。大家同在一個「協作群」裡,課主只是在幫大家居間協調,如果轉變是「店主」,還怎麼請大家「講義氣」一起幫忙?參課者此時變成「顧客」,我花錢購買服務,本來萬事就應該「店家」來搞定,這才叫「顧客永遠都是對的呀」。

很多參課者都不跟課主同班,利用 urclass.net 選課,會留下 email 。課主能看到這些報名者和他們的 email ,可以聯絡他們搞定繳費事宜。當然參課者也可以留下聯絡電話,但網站只會要求選課者提供實名和 email ,並不會要求「參課者不留電話就不能選課」。由於課主剛開始時通常並不認識外修生,所以網站通常也會提供第三方服務:讓參課者先把分擔費用交給平台方,等確定組課的課主「如約承責」,再請平台方將錢轉交給課主。

(五)按表定時間上課

有不少組課,純粹是「同好共學」,不請老師來教,完全由同學自己操作。這種操作值得鼓勵,但仍宜有「導師」拜訪和少許的陪伴。

很多同學當「課主」之後,喜歡延請外聘老師或班上的專任老師來主導上課,這樣子課主的事情少,責任小。但發現漸漸也有更多同學喜歡老師減少講授,而讓同學們討論和發表。而不少有「自主學習概念」的老師,也會自發地把講授或手把手教導的比重降低,增加更多「任務」給同學,而這些「任務」還需要同學分成小組,要透過小組合作才能完成。

當組課是以這種「大群包小群」的樣子推動,同學之間的「學習協作」就會發生。而如果分給各小組的「任務」,是需要小組的伙伴間,達成共識且有所行動才完成得了,那小組內的協作還會由「加法協作」走向「乘法協作」,並且引發「共振」。

更上層樓的組課,是帶領的老師能催化這門組課的「協作群」發生自組織,自己形成一個個「工作圈」,自己協調任務,自己生成學習節奏。此時如果有「中途加入」的參課者,往往需要額外的協助,才能不被原有的學習節奏卡住。

一門組課的參課者,當然可以是混齡的,只要能融入這門課的「學習節奏」,他就是適合這門課的參課者。

除了之前提過的「經濟協作」與「學習協作」,有時組課還是一種「生活協作」。就算組課是排在學校週一到週五的上課時段,學習者都需要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去處理想參加的課彼此衝堂的問題。而當「組課共學」由「大人要你學他要你學的東西」,進入到「你自己打造自己想要的學習」之後,組課還會出現在夜間、週六日、寒暑假等時段。這時「學習」是生活中的一個面向,要和「娛樂」、「賺錢」、「家庭生活」等其他的生活面向去競爭優先順位。如果願意在生活中事先為「組課群學」特別留下一個位置,那來自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瑣事,就不會將我們淹沒,我們可以用「留下的時間」而不是「剩下的時間」,去和同好一起共學,一起解開生活中的各種疑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此時組課的題目,可能是「大齡生活中的保健」,「高血糖者的生活品質」…

在終身自主學習的節奏中,嵌入一個又一個組課共學,最能體現「人是平等的」這件事,不管錢多錢少,每個人每天都是 24 小時,能彼此進行「生活協作」的人,才有辦法透過「群學」,相互扶持,昇華彼此的人生。

(六)評量、記帳與學習歷程典藏

即使是同一個主題課,還請同一位老師來上,不同的參課者組合,進行的內容與節奏也可能很不一樣。組課在一開始時,會再丟給全體參課者討論的事,經常是「評量」。對某一群參課者來說太簡單的評量,對另一群參課者來說可能太難了;反之亦然,對前一群參課者來說剛好的評量標準,對後一群參課者來說可能簡單到沒有意思。

如果完全不用和外界對接,評不評量不一定有什麼,但有時組課共學還需要與外界對接:如,作為「完成實驗教證明書」的基礎,送成績單給教務處的依據。這時候,組課共學的評量段落,大家就有需要謹慎討論。因為這是要「依約定照辦」,一點也不許「弄虛作假」的事情。

從 2020~2040 年間,人類的工作將會大規模重新洗牌,其節奏之快,規模之大,絕不可能靠大學科系調整與證照種類更新調適得過來。在未來二十年間,每個人提出自己可信的學習歷程紀錄,重要性會與日俱增。也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台灣開始展開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的建置,並將之與大學入學掛勾。同時《社區大學發展條例》的子法《社區大學學習證書發給準則》也於 2019.05.13 施行。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與巧合,而是時代演變的必然走向。

所以 urclass.net 也在研究組課共學學習歷程的準永久性典藏、參課者對自己學習歷程的提取與運用的適切方法。

如果組課共學在某些領域是具有「非營利性」的,那麼記帳,並且讓參課者可以看一門組課的收支情形,也是平台須要承擔的週邊服務。

行動學習


城堡與浮島

我們提倡「自主學習典範」要走向「開門辦教育」,勸學校不要把自己當做一個一個的「城堡」,只會往城內搬糧草;勸學校要把自己當成浮在資源海洋上的一座浮島,有無數軟管伸入資源海洋當中在汲取營養,幫助學生學習。

上一節提到的「組課共學」是開門辦教育的其中一路發展,但是即使在台灣的實驗教育領域也才方興未艾,還不是很盛行。在台灣實驗教育領域真正盛行的是「無界學習」:學習的場域,不以教室為範圍,將整個世界,都當成「沒有屋頂的大學校」。幾乎每個台灣的實驗教育機構或團體,或多或少都會操作這種「無界學習」。在無界學習當中,如果我們再讓一個學習活動,同時能兼顧到移地、群學、學習者策畫三個要素,我們就把它稱為「行動學習」。並不是所有的「無界學習」都是「行動學習」。有的無界學習是大人安排同學們參訪,有移地,可能也有群學,但卻不是學習者策畫,所以還不算「行動學習」。而滿足三要件的「行動學習」,在台灣的實驗教育機構或團體中,也被大量實施。而在教育部的推動藍圖中,也十分重視「戶外教育」這個項目,不但有專門推動辦公室,補助也十分大方。不過戶外教育比較重視「移地」這個元素,比較沒有重視「群學」和「學習者策畫」這兩個元素。

在自主學習典範中,應該把「行動學習」當成「連續劇」來規畫,而不是把它們當成「單元劇」處理。意即,應該「由近而遠,由小而大」,有系統地加以推動。

「行動學習」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訓練

上一段提到我們特別把「群學」與「學習者策畫」納入「行動學習」基本構成元素,這並不是我們任意要這樣子定義的,而是因為如果行動學習由大人策畫,就無法成為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訓練。

行動學習是非常典型的「任務」驅動式的課程設計,可以提供同學「使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

  1. 教同學如何「問對問題」:這次「任務」的本質是什麼。例如:一次行程的路線安排。
  2. 把大問題拆解成較小的問題。例如:先將一次行程的拆解成:路線、經費、日程三個問題。而經費再拆解成:食、宿、交通、門票…等更小的問題。
  3. 找出事情變化規則。例如:食的經費會分成早、中、晚三餐,而且每天週而復如。
  4. 把問題抽象化,把細節淡出。例如:早餐的菜色可能燒餅油條,也可能是麵包牛奶,但都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用「早餐」這個概念將在早餐的菜色抽象化掉,忽略具體菜色,專注於早餐就是 40~60 元一餐的預算額度。
  5. 蒐羅、學習解決問題有關的知識或技能。例如用 google 地圖在目標區內找各個早餐店的位置,並進去查看大致的價格。
  6. 設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例如:可以在預算額度內,設計營養、美味又方便的早餐方案。
  7. 串接小問題再還原成原來的問題。例如:將沿路行程的就食子方案、住宿子方案、交通子方案,組合成包含路線、經費、日程…等等的整體方案。
  8. 將解決方案代回真實脈絡,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例如:實際跑一趟看預想和真實差距有多少偏差。
  9. 發表是吸收的利器,安排同學在行動學習後進行各種形式的發表,為了發表同學一定要進行經驗整理。一輪一輪操作下來,同學的能力會一次次的增強。

由近而遠,由小而大

我們以一個實驗教育機構的實際操作的例子來介紹比較清楚:

  • 單日:
    -----登山露營-----
    1. 中坑溪溯溪
    2. 大棟山青龍嶺
    3. 中正山
    4. 天上山
    5. 觀音山硬漢嶺
    6. 猴山岳
    7. 姆指山
    8. 大屯山連峰與二子坪步道
    9. 棲蘭山
    10. 五寮尖
    11. 頭城海水浴場龜山朝日露營園區
    12. 抗日古道
    13. 草嶺古道
      -----遊樂-----
    14. 戲院觀賞影片:霸凌、不如跳舞、看見台灣、薩爾加多的凝視、老鷹想飛
    15. 到高灘地棒球場打球
    16. 到台北市立動物園進行主題式課程
    17. 野外求生
    18. E7鐳射
    19. 漆彈射擊
    20. 密室逃脫
      -----參訪-----
    21. 故宮參觀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22. 協力造屋參訪行程
    23. 府中15動畫故事館
    24. 國家圖書館
    25.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26. 市立美術館
    27. 參觀禪繞畫展
    28. 華山文創
    29. 陽明山菜菜子農場參訪
    30. 柑園傳統產業參訪
    31. 雷亞遊戲公司參訪
    32. 2013桃園地景藝術節黃色小鴨遊台灣(草間彌生)
    33. 參觀流浪狗之家
    34. 氣象局參訪
    35. 腦波教室參訪
    36. 板橋林家花園參訪
      -----鍛鍊-----
    37. 單車30公里、60公里、80公里拉練
  • 多日
    1. 宜蘭兩日(全班選策畫小組策畫)
    2. 高雄三日(全班選策畫小組策畫)
    3. 司馬庫斯三日(全班選策畫小組策畫)
    4. 期末行動學習五日(每學期舉辦,分組策畫,分組進行)
  • 一週以上
    1. 2014單車600公里(全體親師生共同策畫,全體老師,同學,部分家長參加)
    2. 2016中國川西行動學習(選修)
    3. 2018兩岸行動學習(選修)
    4. 高中8日境外行動學習(每位同學各自策畫,須產出網站)
  • 一個月
    2019全班行動學習,把學生丟到歐洲一個月,前十天共同行程,後二十天分五條路線:http://jendo.org/2019AL
    活動目的:
    1. 打破同學在台灣這個大型舒適圈的慣性思維框架
    2. 讓同學學會在短時間內掌握另一個社會的「生活機能」
    3. 練成同學的大型活動協作能力

你看,上述的策畫,行動學習的規模是不是由一日到多日,最後再擴展到整個月;而行動學習的範圍是不是由學校所在縣市,逐步擴展到台灣各地,然後走出台灣,進入國外;行動學習所使用的過程技能,是不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複雜。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把「行動學習」當成「連續劇」來規畫的真義。學生的能力是一步步堆叠累積上去的。

有太多的學校把行動學習當成一個一個活動來思考(單元劇的思維),甚至每年都辦類似的活動,這樣子設想「行動學習」這種課程,沒有縱深,不容易累積出同學們更強的能力。

行動學習除了單獨規畫辦理之外,還可以跟所有課程結合,幾乎「無所不連結」。從上面舉例的課程規畫當中,讀者們可以想像得到:這些行動學習和語文、數學、藝術、科學、社會、身體等所有領域都有連結。而且既可以和同學的主題備課連結,也可以和上面談的「組課共學」相連結。

行動學習能夠訓練許多種過程技能

「過程技能」是指同學在因應和解決課程中的任務時,需要用到的技能。這些技能考試及格了也不一定會用,一定要拿來解決問題,才能幫助同學真正學會。而行動學習是各種課程當中,須要用到最多「過程技能」的學習活動。

  1. 各種透過網路蒐集資料的能力
  2. 分工合作與集思廣益的能力
  3. 策畫的能力
  4. 地理與地圖的能力
  5. GIS 的製作能力
  6. 網站的製作能力
  7. 生活自理的能力:如烹飪、記帳
  8. 外文能力
  9. 面對山和海的能力
  10. 視不同任務,會鍛煉出不同面向解決問題的能力

108課綱是導入自主學習典範的好機會

108課綱的真正進展

-----課綱由破碎到完整-----
  1. 首次完成我國課綱的垂直整合:從小一到高三
  2. 首次完成我國課綱「形式」上的水平整合:從普高、綜高到技高
    -----開門辦教育-----
  3. 《高級中等教育法》第 43 條「學校規劃課程並得結合社會資源充實教學活動。」
  4. 老師每年至少須開放觀課一次以上
  5. 課審制度法制化(已實施),並開放民間提案(待實施)
    -----當代適應-----
  6. 國小新住民語新設領域
  7. 國中科技新設領域:含生活科技(設計與製造),資訊科技(運算思維)
    -----適性學習/務實致用-----
  8. 國中小五分之一的跨領域課程空間
  9. 高中校定選修從 1.2 倍起跳,但高中老師超鐘點,無法承擔更多選修課
  10. 自然「探究與實作」課程
  11. 社會「探究與實作」課程
  12. 大學入學連動,高中學習歷程檔案

課綱的進展不等於現場的進展

目前 108 課綱在現場實施上,碰到兩大方面的問題。

課綱本身的問題:

仍是一份過量的課綱

由於各領域的節數,就是現場的「飯碗」,各領域慘烈爭奪時數之下,各領域只能在自己領域內上儘量灌入內容,這樣才能守住保有時數的正當性。最後各領域內容加總起來的課綱,對多數同學來說,仍是一份過量的課綱。現場因應過量的課網排課,排課仍會過滿,「教過」的典範還是壓倒「教會」的典範。直接結果是:大量的學生淪為陪讀。


總綱前三章:背景、理念、目標和後三章階段、架構、實施精神與肉體分離

總綱的前三章背景、理念、目標,標榜自發、互動、共好,完全是按著「自主學習典範」的理想來,可以說意識型態和價值觀上和「自主學習典範」並無二致。但是後面三章階段、架構、實施採用的是舊典範的技術選項與人際關係。

一個典範分成三個構面:價值觀、技術選項、人際關係,三個構面必須表裡一致,邏輯自洽。但是課綱牽涉那麼巨大,怎麼可能一次就把典範翻過去?所以只能新舊妥協。於是總綱到了與執行相關的後三章,就仍以畫一各年級教學內容,使用教科用書教學為主要的技術選項;而要將過量的內容都教完,也只能維持「老師依教科書教」「學生聽命於老師學習」「家長不要來打岔」的人際關係。

自發、互動、共好,不可能靠重編新一版教科書來達成,須要很多新元素:學生有更多參與自己學習治理的權力,含學什麼跟怎麼學;過程中需要老師更的陪伴、嚮導與教練;還要有更多的當代適應,更多行動學習;讓學生能有更多蒐集資料、架構資料、上台發表的訓練。

教育現場仍然堅持「關門辦教育」:

現場仍然堅持「學校是我們教師的學校」,「學校是我們行政的學校」,學校是城堡,外人別來瞎摻和。時代在快速變遷,學習需求快速暴脹,所以我們學校在「科層」上的上級就應該給我們更多經費。殊不知教育經費雖在增加,但只要典範不變,永遠也追不上學習需求的成長。

右圖有兩條斜率不同的發展曲線:

斜率較大的是家庭教育需求的成長線,每年增加
斜率較小的是學校教育供給的成長線,也每年增加

越是社會變遷速度快,教育需求的成長也會跟著增大;教育供給雖然也與時俱增,但受限於政府的稅收增加無法太快,其增長的速度會追不上社會變遷下教育需求的成長速度。兩者的差距發展會宛如剪刀的上下兩刃,我們稱之為「剪刀差」。

解決這個問題,只要「開門辦教育」一個辦法。

  1. 以資訊科技設置領域為例,它需要教每一個國民「學寫程式」,放眼學校裡要得到那麼多可以教會全部學生學寫程式的教學人力,不可能來得及培育。再說這幾年因為學校少子化,不開缺,更不可能進用那麼多新老師。放眼全國的學校內教師不夠,但是放眼整個台灣的民間人才卻是夠的,而且還有餘。只要接納這些人才以「教學支援人員」的角色進入學校幫忙,多數學生就不會「越學寫程式」就「越恨學寫程式」。
  2. 再以 108 課綱,高中須增加校定選修,並由 1.2 倍率出發,漸漸走向 1.5 倍率為例。現在連達到 1.2 倍開課都很吃力,這代表五個班至少得開六門課。所以高中老師平均要超過基本授課節數五節以上,才能在數量上滿足。這還不是在質量上滿足,因為開的人「老師想開」的課,不是「學生想學」的課。如果只放眼校內老師:學生興趣的廣度,恆大於老師專長的寬度,而且大很多很多倍。

從蔣偉寧部長開始推動十二年國教立法,並籌備十二年國教課程開始,他就推動「拉大學來幫高中開預科」,這個做法當然有用。但「大學來幫高中開預科」,只能滿足高中前段學術性向強的學生。但更多高中生需要的選修課,是那些個能幫助他們看懂社會、改善生活、釐清性向的選修課。開這些課的人才不在大學,而在社會的百工百業中。

突破口在哪裡

從舊典範要轉移到新典範固然步步艱難,但也不是沒有突破口。以下就是突破口所在。

國中小可用的自主學習節數

以領域學習節數的 20% 加「彈性學習課程」:

小學低年級小學中年級小學高年級國中
6~8節8~11節9.2~12.2節8.8~11.8節


高中的校定選修

校定課程由 1.2 倍率開課開始,逐步要達到 1.5 倍率開課。


如果在這兩個校定課程區域開始引進「自主學習典範」的課程設計,那慢慢的新典範會滲入學校之中。要能夠這樣子操作,需要以下條件:

  1. 體制內有一批老師願意打頭陣。
  2. 有比較成熟的培力方法,支持這批老師就「帶領自主學習」進行自我培力。
  3. 這批老師熟悉三百多項的補助要點,而且有良好的工具來快速查詢全部的補助要點。所以能申請相關補助,支持他所提的校內「微型自主學習課程計畫」。
  4. 國教署高層支持。
  5. 部分地方教局處開綠燈。
  6. 有許多社會資源,支持這批老師開門辦教育。
  7. 有支持社群願意默默當這些老師的後盾,隨時在各方面給予這些老師幫助。讓這批老師有機會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結成網絡。否則孤立的進步,最後終將萎死。

這些條件,有的已經在那兒了,有的大家正在努力,如果這也是您的期待,歡迎來一起出錢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