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政府教育經費跨年分析 的原始碼
←
政府教育經費跨年分析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學前教育]]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95-113年教育經費變化.png' width=400 geight=* /></div> 右圖是民國 95~113 年,政府年收入與教育經費之間的變化: #我國法律對政府編列教育預算定有下限,只能編更高,不能編更低。這個下限以政府前三年歲入淨額乘以一定比例,此比例在民國 100 年是 21.5% ,目前是 23% 。 #台灣政府的租稅負擔率常年佔 GDP 的 13% #歲入淨額不含舉債收入,教育經費沒有要舉債辦教育。 #由於這種制度設計,只要政府收入增加(不管支出是不是也增加),教育經費編列下限就會跟著水漲船高。 #最上方為政府歲入,唯一的凹陷是 2008 金融海嘯,除金融海嘯外政府收入會自然成長。如民國 92 年是 1.85 兆, 111 年增為 3.69 兆十九年間增加 18400 億。 #造成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教育經費長期而言年增 194 億,<span style='color:red'>每 5.16 年要增加約 1000 億</span>。 #教育經費下限在民國 95 年是 4019 億,十九年後的民國 113 年是 7703 億。增加了 3684 億。 #行政院一般教育補助一直維持在每年 500 億(均貧富)。 但在2018年,其實已編不出足夠的教育支出去達成法定下限,所以: #教育部所屬的教育經費,實支真的如帳面上增加。 #地方政府所屬的教育經費是帳面上增加。 由於政府歲入逐年升高,過去 19 年間,教育經費法定下限每 5.16 年會提高約 1000 億。過去「去化」新增教育經費有以下途徑: #12年國教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增加每班教師編制 #網路與資訊建設,及水電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充裕水電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為國中小學生每班教室裝冷氣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買了大量的平板電腦 #不排富,定額補助私立大學生與高中生學費 #近年大量以津貼(教育券)方式補助學前教育 但在2018年,其實已編不出足夠的教育支出去達成法定下限,此時推動學前教育公共化,公校導入自主學習,正是時機: #應修改《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建置中央教育發展基金。 #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分工合作配置學前教育公共化之經費––透過教育經費基本需求差短補助,各縣市負擔公共學前教育的基本部分,其差短部分由行政院一般教育補助中予以補足。 我們建議增加《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十三條的第二項為:「中央政府得設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應專帳管理,教育部主管預算於年度終了時應將預算賸餘滾存於基金,供未來年度繼續使用。其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教育部定之。」 其作用為: #中央的財源可以支持地方的教育需求。 #建置學前教育公共化的財源籌措可以混搭年度預算與基金預算,使跨年規畫容易落實。 #可以管理公庫財源,也可以管理非公庫財源。 #每年教育經費法定下限得以滿足。 #運用經費時不必急於每年用光,撙節使用可以滾存到來年最有效益的時間點來執行。
返回到
政府教育經費跨年分析
。
導航
個人工具
18.118.198.191
此IP的對話頁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