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以福格行為模型說明「發展教育社群」 的原始碼
←
以福格行為模型說明「發展教育社群」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發展教育社群]]__NOTOC__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2/BFM_zhtw.svg' width=448 height=336 /></div> ==福格行為模型== 右圖叫「福格行為模型」,簡單表述為「B=MAT」,即任何行為只會發生於「動機」「能力」「提示」三個要素同時出現的時候。 ===一、兩個區域=== 它首先考慮兩個維度: #縱軸代表「動機」,人對一個行動的動機越強,越容易行動。 #橫軸代表「能力」,人受限於時間、金錢、體力、專注力、人脈…等限制,不是有動機就有能力去追求的。 綜合以上兩者,得到中間這條曲線,它叫做「行動線」。行動線的右上代表我們有動機也有能力去做的事;行動線的左下代表我們或許動機不足,或者力有未逮,所以不會去做這件事。 提示和前面兩者不一樣,它要麼有,要麼沒有。在行動線右上時,它如果出現,我們就會去做。舉例來說:你昨晚沒睡飽,需要提神,這是動機; 7-11 咖啡一杯 55 ,你也買得起,而且店在上班的路上,路過去買也很方便,這是能力;剛好這個時候呢 7-11 透過手機發給你一張咖啡優惠券,這個就是提示了;動機、能力、提示三大因素都出現,必須來一杯了。你的購買行為於是就這麼發生。不睏的話你不會買,沒錢你不會買,手機沒跳優惠券,你多半在想其他事情,也不會買。 其實了解「福格行為模型」,對建構生活中的好習慣,通常很有用,例如:早晨起來固定運動…等等,此處就先不展開了。 ==「發展教育社群」== 聯盟和丁丁在推動的事,叫「常民政治」,就是讓一不當官二不參選的普通百姓,能參與到公共政策治理上面。這件事其實是很難的,即使在民主國家都不容易。真的是需要找到很多人肯幫忙才能有進展。在茫茫人海中瞎找,找到肯幫忙改良教育治理的人比例會很低;如果從一到六梯當中去找,找到有<b>動機</b>幫忙常民政治的人比例會高一些。 所以整個「發展教育社群」,頭一件事,就是去找到一些「關心改良教育治理」的人,人不用多,但<b>動機</b>一定要有,那些對'''改良教育治理興趣不大的人,其實不用去找'''。 找到之後呢,就是要確保'''只要他們願意參與互動,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所以安排好十五次論壇,讓每次論壇都能讓參與者學到東西,覺得時間花得值了。除了論壇本身之外,最好再加上: #每次正式線上論壇之前半小時的'''閒聊''',不要小看閒聊,閒聊中學到的東西,不會比正式討論少。 #每次論壇前都會拿題綱和付費版的 ChatGpt '''預討論''',討論的結果摘要,會放在論壇資料中供參考。 #會建立「'''社群日誌'''」,讓有帳號的人,可以彼此分享論壇之外,大家在生活當中,與教育有關的經歷和想法。例如:丁丁和士賢受邀去參加了五所中途學校聯繫會議中,值得分享的人和事;丁丁去參加教育經費審議委員會當中,審議到的重要補助要點修訂…。 #資源池:線上論壇的作用不只發生在線上論壇當時,更會影響日後。我們會將每次論壇蒐集的文章、影片製成「資源池」,供之後長期使用。 #進度條:每次論壇的準備大約是循「拉該主題的潛在的言者成立 line 群 → 確認該主題論壇的週次與日期 → 分配引言人任務 → 引言人提供子題 → 分配子題請人與付費版的 ChatGpt '''預討論''' → 稍微準備正式論壇前的'''閒聊''' → 對論壇進行廣宣與報名 → 準時進行論壇 → 紀錄與整理 → 解散 line 群」。中間其實有很多社群可以參與的空間。由於各場是論壇同時平行進行準備的,而各場論壇目前走到哪一步,聯盟也會以'''進度條'''的方式公告周知。 ==聯絡網的功能與作用== 要促成特定行為發生,主要須要進行兩件事: #找出行動線與其右上的「提示反應區」,可以透過過濾掉動機不夠或力有未逮的人群來達成。 #建立提示系統,可參考右圖。 ==立約承責==
返回到
以福格行為模型說明「發展教育社群」
。
導航
個人工具
3.141.198.113
此IP的對話頁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