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與教育部潘部長討論3 的原始碼
←
與教育部潘部長討論3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各方討論]] <p align=right>2022.8.9</p> ==兩件事報告== ===一、父母染疫,母親亡故=== #父母及印僱因長照備餐服務, 5.23 感染新冠肺炎,父、母重症,送加護病房。 # 6.11 父親出院, 6.12 母親病逝醫院中, 6.30 舉行告別式並晉塔。 #許多與教育部合作的計畫,因此延期。 ===二、青平台正發展「社會共同體與公共支持體系」政綱=== #有一定規模的學者參與發展,其中教育部分託我起草並匯集合大家的意見撰寫。 #2022.8.8 鄭麗君董事長邀十位左右友人向賴副總統就教育與人口部分提出建議: #*推動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主要型態的學前教育公共化。 #*增加「公立大學佔比」並擴大弱勢生進入公立大學。 #*為青年建立新的「彈性學習網絡」,尤其是「大學增加學習彈性」為重點,如:副學士、輕快的「學程審核中心」、輔系雙修、課證合一(劉孟奇次長建議)… #*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生 #*更積極的移民政策 ==教育經費走勢與教育發展策略== ===一、台灣政府教育支出=== '''背景:''' #本來台灣政府教科文經費有憲法 164 條的下限保障<br/>1997.7.16 韋端與連戰趁凍省修憲,以「固定保障條款之存在,更可能產生資源錯置等不良副作用」為由凍結憲法 164 條 #台灣政府的租稅負擔率常年佔 GDP 的 13% #依《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2000.12新訂)政府教育經費下限應佔前三年政府歲入淨額 23% #所以目前政府教育經費下限約佔 GDP 的百分之三點多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95-112年教育經費變化.png' width=400 geight=* /></div>'''現況:'''右圖是 2006~2023 年台灣「教育經費」: #最上方為政府歲入,唯一的凹陷是 2008 金融海嘯。 #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約<span style='color:red'>每六年增加一千億</span>。 #行政院一般教育補助一直維持在每年 500 億(均貧富)。 #教育部所屬的教育經費,實支真的如帳面上增加。 #地方政府所屬的教育經費是帳面上增加。 ===二、「教育領域」與「其他領域」的基本不同:=== #其他領域建構台灣社會共同體的公共支持體系,須要整體租稅負擔率再提高七個百分點以上,才有施作的條件,教育領域不用,現在就有施作空間。 #教育領域是「制高點」,如: 用「學習共同體」養大小孩、組成社會,會幫上其他領域建構社會共同體。(在自主學習典範群學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個人的優勢策略) ===三、多出來的錢花去哪兒:===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Cartoon_Woman_Giving_Away_A_Bag_Of_Money.svg' width=200 geight=* /></div> #12年國教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增加每班教師員額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充裕水電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學前教育 #為國中小學生教室裝冷氣 ==台灣新生人口變化對教育的衝擊== ===一、依據與假設:=== #使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111年各級學校學生數及畢業生數,公立學士班 B.A. Program。假設不縮減。 #使用內政部出生人口數: #*2016年前挺住在每年 20 萬上下達六年。 #*2017年六年內至少掉五萬,掉到每年十五萬左右。 #*政府的人口推估是會維持每年十五萬左右十年。 ===二、新生兒縮減潮對各階段教育的影響:=== *幅度是由 20 萬掉到 15 萬,掉¼,剩 75%。 *對高中以下的影響: *#新生兒縮減潮(以下簡稱縮減潮),目前開始進入小學,六年內會有大量的小學連一個學生都不剩。 *#縮減潮 6 年後會進入國中,國中規模雖比國小大,仍慘。 *#縮減潮 9 年後會進入高中,使公立高中的就學機會率到達 79% 。 *對大學入學的影響: *#從 2033 年開始有顯著影響:40%。 *#然後每年快速跳高:43%,47%,48.6%… *#到 2039 年挺進到 56% ,甚至到 59%,要看這一兩年的出生率。 *#私立大學會反彈,公立大學若不縮減,一定面臨轉型。 *#移民與招外生的政策也會改變。 ===三、對策建議:=== #建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以基金別預算因應: #*學前教育公共化 #*國中小生源縮減 #*高中再社區化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修改教育基本需求計算基準 #了解全部國小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預為監控全部國中的學生數量與人口移動方向 #最大程度保留各種教育用地,以為後續運用 #實施高中再社區化,與區內國中、國小編織成網絡 #高國中小,<span style='color:red'>就網絡、減科層</span>。 #發展大學第二部門 ==學前教育公共化== ===一、我國學前教育公共化長程推動路徑=== <table style='border:none'> <tr><th style='border:none;'> </th><th rowspan=2 style='border:none;'> </th><th rowspan=2 style='border:1px solid black;padding:10px;'>非營<br/>利幼<br/>兒園</th><th rowspan=2 style='border:none;'>①<br/>←</th><th rowspan=2 style='border:1px solid black;padding:10px;'>準公共<br/>私立<br/>幼兒園</th><th rowspan=2 style='border:none;'>②<br/>←</th><th rowspan=2 style='border:1px solid black;padding:10px;'>未加盟<br/>準公共<br/>私幼</th><th rowspan=2 style='border:none;'> </th><th style='border:none'> </th></tr> <tr><th style='border:1px solid black;padding:10px;'>公立<br/>幼兒園</th><th style='border:1px solid black;padding:10px;'>高端<br/>私幼</th></tr> </table> '''重要原則''' #尊重業者的經營選擇,如高端價高的私幼。 #維持多元的幼兒教育生態。 ===二、誘導流動:=== #政府協助辦園土地 / 聯合 NGO 與各縣市討論用地 #改善教保師的勞動條件達月薪 4 萬 / 國庫每年分擔教保師的退撫準備金 / 走勞基法 base #鼓勵有志青年自主組課(國教署認證) / 組勞動合作社 / 承攬非營利幼兒園 #建構幼教視導體系 / 建立縣市直營法源,園長公教人員 ===三、建立以幼兒家長或準家長為主力的推動社群=== #今年「均優學習論壇」後,辦理 20 場(未含金馬)「學前教育公共化參見全國同胞座談」 #趁今年「均優學習論壇」及其籌備期間「招兵買馬」。 #今年縣市選舉中開始辦「客廳會」 #此後每季三場以上的客廳直至總統大選 #讓「學前教育公共化」成為總統大選的首要議題,與「居住正義」等議題並列。 #其實更好的策略是在大選前,就請蔡總統宣布「零到六歲政府和你一起好好養」政策 ==高國中小走向自主學習== ===一、自主學習典範的學生單位成本=== 勞基法 base 的「自主學習典範」(教師月薪 4.5 萬外加勞保健保勞退,一個月年終,師生比 1:7),學生單位成本是 18萬/年 ,成分如下: #導師:10.3萬/生.年(57%) #教室折舊:0.14萬/生.年(0.8%) #選修/組課:6萬/生.年(33.3%) #行政支出:1.58萬/生.年(8.8%) 主要是因為實施「班本課程」,再加上導師、家長、同學、合作課程共同分擔課務,使得成本下降。 ===二、公立國中小學生單位成本的變化===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e/台灣學生單位成本.png' width=350 height=* /></div> #以勞基法 base + 使用國中小房舍及其相同標準折舊,「自主學習典範」下的單位成本為每生每年 18 萬(待補)。 #國中每生單位成本高於國小每生單位成本,但差距在逐年縮小。 #2012年後,教育部開始合計國中小每生單位成本。 #過去十年國中小學生單位成本每年顯著成長,原因是教育經費增加、學生量體減少。 #2018年全台國中小學生的單位成本首度升破 18萬/年,2021年破 20 萬/年。 ===三、推動的作法=== #修改教育基本需求設算基準:大家都知道有一波少子化要來 /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決定修改教育基本需求設算基準 / 不再只有減每班學生數,增加每班教師數與行政人員 / 在新一代的基準指標中納入「自主學習」相關指標,如補助「同學組課共學」。 #班本課程進入課綱實施要點: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43條,我國課綱修訂常態化,課審委員任期四年,每兩年換二分之一,且人民團體可提修正案 / 不知道誰不願意 / 由民間提案:班本課程每週十節以下,向學校課發會報備、需找到校外資源、須自主學習。 #重整教學卓越獎:教學卓越獎為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動工具,今年滿 20 年 / 整理過去五年的資料,找出各科共 5000 名學習型的教師 / 提供這些教師完整的自主學習「社群培力」工具箱。 #提供教師跨校社群 / 同學跨校選修的媒合平台:讓師、生都走向開門辦教育,降低教育行政「科層」色彩。 ==彈性學習網絡==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彈性學習網絡2.png' width=437 height=202 /></div>
返回到
與教育部潘部長討論3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