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自由時報 2024-08-18

TASA「新創追星計畫」見成果 民間2顆3U立方衛星升空


摘要:

  1. 國家太空中心(TASA)啟動的新創追星計畫取得初步成果,由鐳洋科技和芳興科技各自研製的3U立方衛星「夜鷹」和「信天翁」,已於昨日凌晨成功搭乘Space X火箭升空,顯示台灣進軍國際衛星市場的雄心。
  2. 「夜鷹」衛星由鐳洋科技研製,作為Ku頻段高速物聯網實驗衛星,可連接固定或移動地面站,將驗證提供大面積物聯網服務的技術。「信天翁」衛星則由芳興科技研製,具備遙測功能,計劃透過海洋水色照相儀進行海洋資源探勘,協助漁業發展。
  3. TASA主任吳宗信表示,新創追星計畫讓台灣公司獲得衛星設計和製造經驗,提升執行力,並期望協助國內產業進入國際市場。鐳洋和芳興的領導者都表示,這次成功將為他們的業務轉型和技術驗證帶來新機會。
  4. TASA未來將繼續執行計畫,預計在2025年和2026年分兩次發射「遙測與通訊整合應用衛星星系」、「寬頻通訊衛星星系」和「IoT物聯網衛星星系」,每次發射四顆8U立方衛星,進一步推動台灣的衛星技術發展。

Tag: 國防;資安;經濟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國家太空中心(TASA)前年啟動新創追星計畫,扶植產業界自製衛星,昨日初見成果,由鐳洋科技與芳興科技公司各研製一顆3U立方衛星「夜鷹」、「信天翁」,凌晨二點五十六分搭乘 Space X的火箭航班Transporter-11升空,展現台灣打入國際衛星市場野心。

TASA指出,鐳洋科技的「夜鷹」為Ku頻段高速物聯網實驗衛星,可連線固定或移動地面站,將驗證可提供大面積衛星物聯網服務的技術。而芳興科技的「信天翁」為遙測衛星,預計透過海洋水色照相儀進行海洋資源探勘,可用於找尋遠洋漁場,協助漁業發展。

TASA新創追星立方衛星計畫主持人陳嘉瑞表示,立方衛星體積小、重量輕,可做為實驗衛星,驗證各項設計在太空環境能否正常運作,且火箭一次可以發射數十顆,快速建構全球覆蓋的星系,在遙測、物聯網與氣象等應用扮演重要角色。

TASA主任吳宗信表示,透過新創追星計畫,使台灣公司具備衛星設計製造經驗,也培養執行力,盼持續協助國內產業進入國際衛星市場。

鐳洋董事長王奕翔表示,團隊學到許多衛星組裝整測注意事項,不排除未來持續驗證自家與商業夥伴的地端設備,提供衛星在軌驗證服務。芳興董事長陳賡源說明,公司目前以製造地面站與海事天線為主,現在增加「星端」串起地、海、空,帶來公司轉型機會。

TASA說,新創追星計畫後續將執行「遙測與通訊整合應用衛星星系」、「寬頻通訊衛星星系」以及「IoT物聯網衛星星系」,分別研製四顆8U的立方衛星形成星系,預計二○二五年及二○二六年分二次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