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家用儲能設備與台灣電網靭性

出自跨校選修
於 2024年2月23日 (五) 12:54 由 丁志仁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一、內容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1. 這四門組課都是以啟動或活化「微社群」為目標
    1. 單純抱著純粹來聽課的態度,一定跟不上各課題進展的節奏
    2. 保證金:別讓動機沒那麼強的報名者,擠掉動機更強的潛在參與者
  2. 樹狀課程結構,四門課都是由課主(例如丁丁,或是下方條列的課主)策畫主幹的 6 個課次,微社群成員可以發展分枝 –– 2~4 次的工作坊
  3. 是一門「多階段」組課(多節火箭式組課),每一階段組課結束,重新一輪報名,以微社群成員為優先。但新參者可以看到之前方課程資料。

一、內容

  • 課程助理:林芸伍
  • 參課者:約台灣 10 (暫不開放大陸同行報名)
  • 內容重點:
    1. 電池的原理
    2. 常見家用電器的功耗與用電量
    3. 三種鋰電池的差別
      • 三元鋰電池
      • 磷酸鐵鋁電池
      • 固態電池
    4. 磷酸鐵鋁電池的各種行情
    5. 露營車及車用電池的應用
    6. 與太陽能板協同的案例,含陽台掛式太陽能板
    7. 台灣電網的架構弱點與改善之道
    8. 參觀微電網,並詢價架設成本

二、規格:

  1. 僱請課程助理、陪伴群學者,與其他必要協助人員
  2. 內建「說課」環節。說明課程組成的原理、如何吸引學員。
  3. 邀請跨境的學習者參課。
  4. 參課者繳保證金,每一節組課結束時返還。
  5. 參課者須選題分組,並向全班分享。
  6. 每課次時間分配:達人分享、分組報告、全班討論各 1 小時

「家用儲能設備與台灣電網靭性」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1 個頁面。